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对27 m2大型直线振动筛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分析,提取了该振动筛的前15阶模态,计算了其动应力和谐响应,最后输出了该振动筛的位移和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从而对该振动筛的动态特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黑旋风振动筛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振动筛关键结构主梁进行了应力分析,得到了有效的应力云图,得知振动筛的主梁应力最大应力值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设计结构满足要求;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筛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振动筛的模态频率远离其工作频率,不会发生共振。通过对振动筛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为该筛结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直线振动筛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盘式电机直线振动筛,该振动筛选用盘式电机和激振轴组成激振器,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惯性激振器实现等速同步运转。为预测盘式电机直线振动筛动态响应与承载能力,基于RecurDyn动力学软件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运用有限元柔性体技术(MFBD)对关键部件柔性化形成振动筛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振动筛振幅、加速度、运动轨迹、筛箱模态振型及动态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激振力作用下稳态振幅、加速度、运动轨迹等动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模态分析计算筛箱固有频率及振型,确定模型的振动形式,动应力响应反映筛箱侧板电机安装位置为易疲劳区域,其Mises应力高于附近区域,分析结果为盘式电机直线振动筛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型双层异线性振动筛模态计算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在设计阶段对一种新型32 m2异线性双层振动筛进行了模态计算.计算结果与样机模态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是合理的.模态计算结果为大型双层异线性振动筛制造前的性能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将试验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传递函数分析,通过分析传递函数集总显示图,结合模态计算数据,提出了振动筛工作频率的合理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5.
《机械强度》2017,(5):1187-1192
基于模态理论建立了振动筛位移和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模型,仿真分析了振动筛上横梁产生疲劳损伤裂纹时位移和应变模态参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上横梁产生疲劳裂纹后的模态频率和位移振型较疲劳损伤前均无显著变化,而应变模态振型在疲劳裂纹处发生了显著的突变,其中弯曲应变模态较扭转应变模态对疲劳损伤裂纹更敏感。以振动筛上横梁产生疲劳损伤裂纹前、后的应变模态变化率为指标判定疲劳损伤程度,由损伤程度即可确定上横梁疲劳裂纹尺寸,进而可由Paris公式的积分形式计算振动筛上横梁的疲劳剩余寿命。基于应变模态变化预测振动筛上横梁的疲劳损伤程度和疲劳剩余寿命,将有助于对其进行动态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振动筛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设计的振动筛是否存在的疲劳失效问题,对其自身结构的固有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振动筛简化后的三维结构图,分析了振动筛有限元建模需处理的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筛框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得出振动筛本身的动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模态分析结果为之后进行模态试验中响应点与激振点的布置以及为动载荷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
静电拣梗机振动筛,是CTC红碎茶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确定振动筛筛框的应力分布规律,保证筛框具有足够的强度, 建立了筛框的计算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筛框进行了模态分析,并计算出筛框前4阶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振动筛筛框整体固有频率较高,远离正常工作频率,振动筛筛框的刚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物料的要求也随之增长,因而对筛分机械的性能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得出振动筛的模态参数对振动筛的使用者和设计者有很大的帮助。利用锤击测试系统对振动筛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振动筛的前10阶模态参数及振型,并分析出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状况,为振动筛的研制、结构的改进和故障检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振动筛的处理能力,降低振动筛能耗,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弹性耦合的三激振电机双层椭圆振动筛。通过对该振动筛的结构应力分析、模态分析、刚体动力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保证了所设计的振动筛强度和动态特性参数符合要求。样机的动态特性测试和现场试验表明,弹性耦合的两激振电机很好地实现了0°相位差附近的同步,振动筛的振动参数均衡稳定,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曹树猛 《机械工程师》2012,(10):105-107
直线振动筛以其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高、筛分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筛分行业。文中针对某公司生产的双层直线振动筛参振质量大、应力不均匀、整机功耗大的实际问题,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设计交互平台对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模态结果和动应力及位移响应;并对该振动筛模型进行轻量化设计和验证,保证了筛分性能和筛箱强度,降低了整机功耗和材料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刘金生  侯勇俊 《机械》2005,32(9):7-9
TMS型三电机自同步振动筛,是一种新型振动筛。为了确定TMS型振动筛筛箱的应力分布规律,保证筛箱具有足够的强度,采用Pro/mechanica建立了筛箱的计算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强度分析,同时对筛箱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并计算出筛箱前15阶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筛箱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电机座板的连接部位,以及L型梁与筛箱侧板的连接部位,筛箱整体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含悬臂波导的某数传天线为研究对象,在对外安装面固定的情况下,分别针对悬臂波导不固定、固定这两种工况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在相同的振动条件下,对该天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别获得了天线的应力云图和应力响应值。结果发现,数传天线在这两种工况下的模态响应与所受应力均有较大的差距,并通过了实验验证。这给后续选择最优结构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境振动试验技术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阐述环境振动试验面临的新情况及其发生的背景。分析环境振动实验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柔性夹具、试件动力学边界条件的工程实现、振动台模态参数识别、结构的模态转换等新进展做简要介绍。对我国环境振动试验的近期发展进行简短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某机载雷达中发射座架进行随机振动响应研究,得到了发射座架的模态和应力分布云图。其上定位销的最大应力已经处于危险状态,根据应力分布结果,提出了台阶式定位销改进方案,并对新方案的发射座架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式定位销的发射座架可以满足某雷达的隔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滚圈是回转窑最重要的支承部件,运转中弯曲应力造成的疲劳开裂是其主要失效形式。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自身因素及外界的冲击突变载荷导致运行轴线动态变化而给滚圈带来动应力,从而加速其疲劳破坏。文章分析了滚圈动载荷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法对支承滚圈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支承滚圈的模态特性及其动态危险部位;进行突变阶跃载荷下的瞬态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位移应力响应规律,并分析动应力对部件疲劳强度的影响。所做结论是回转窑结构静力分析的补充和发展,为设备的动态健康维护和结构强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CATIA软件建立某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HyperWorks建立了该型地铁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参照铁路相关标准,计算得到其强度分析应力结果,验证了该构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模态分析,获得该构架的各阶模态频率及模态振型,为构架的动态特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UG4.0建立了S型波纹管的参数化三维有限元模型,将该模型导入ANSYS,利用该模型对S型波纹管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基本振型,求出了其固有频率,同时模拟出波纹管在模态分析中产生的变形和振动应力,做出了应力、应变、频率关系曲线,为波纹管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数据依据和图样基础,且为模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及波纹管的寿命检测提供了数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雷达天线座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雷达天线座车系统风压中心风速时程数值进行模拟,得到脉动风荷载时程样本。随后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和风载响应分析,得出车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和应力分布情况,为雷达天线座车在风荷载作用下车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振动试验过程中削波会引起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下降,局部频率点对应的功率谱密度误差过大将导致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尤其对于模态试验,输入信号削波可能导致信号谱型局部"下凹",甚至产生错误的试验结果。从偏斜度、峭度、概率分布和功率谱密度等方面分析了高斯信号及非高斯信号的特性,介绍了功率谱密度补偿的频谱均衡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简称PID)两种算法,并对比了这两种算法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高斯信号,两种算法从迭代次数及最小误差对比区别不大,且均能满足均衡要求;对于非高斯信号,PID算法实现较小误差的同时,迭代次数少,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of output-only modal parameters is proposed for the large wind turbine tower under emergency stop. Compared with the response of reg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immediate tower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emergency stop much more resembles a state of free vibration, which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the mod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 tower. The vibration response is measured in the nacelle, which is easy to perform in the field modal test. Th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 is applied to decompos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into several band-limited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The free responses of decomposed functions are extracted by applying the 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 (RDT). Finally, the modal damping ratio and natural frequency are identified from each free modal response by using the Hilbert transform method. Simulations and a 1.5 MW wind turbine field modal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main modal parameters of wind turbine, including weak modes, are effectively extracted by using output-only vibration responses under emergency stop. The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provided for the large wind turbine structure under the engineering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