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沟道控制理论的5自由度拟静力学模型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建模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钢球的离心力及陀螺力矩等因素的影响。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轴承静刚度与动刚度采用不同的刚度解析法进行了理论求解,通过与参考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该模型详细分析了预紧力以及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为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锡昌  王鸿伟 《轴承》2003,(9):8-10
介绍角接触球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和特性,以及轴向预紧方式。  相似文献   

3.
蒋蔚  孟庆伟  徐浩 《轴承》2000,(3):10-11
为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预紧力。同时 ,主机对此类轴承多有高灵敏度和低摩擦力矩的要求 ,那么对其施加的预紧力必须准确 ,通过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可以达到这一要求。附图7幅 ,参考文献 2篇  相似文献   

4.
以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和滚道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应用Powell优化算法和Newton-Raphson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非线性方程组,给出了预紧力和转速的多列组合角接触球轴承组合刚度相应程序。对7016A5轴承DBD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预紧力和转速与单个轴承和轴承的组合刚度及位移量呈现非线性关系。轴承的组合轴向刚度小于单个轴承的轴向刚度,其径向刚度大于单个轴承的径向刚度。为实现预定的轴承动态性能,单双侧轴承内圈的间隙量须大于两侧轴承位移量之和。  相似文献   

5.
角接触球轴承预紧量的计算及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贾群义 《轴承》1996,(1):5-7
介绍了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的方法及原理。根据内外套筒的长度差、垫圈厚度、轴承内外圈端面的凸出量及定压预紧时的弹簧刚度和压缩量,可得轴承预载荷大小,继而可计算出预紧后的轴向刚度。还对预紧量大小的选择作了说明。附图3幅,参考文献2篇。  相似文献   

6.
针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轴向力以及轴承刚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轴承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对具有不同接触角(其它参数相同)的轴承进行刚度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轴向力作用下,轴承自由接触角越大,其轴向刚度越大,但轴向位移、径向刚度以及刚度比值(径向刚度/轴向刚度)都越来越小;在相同接触角情况下,轴向力越大,其轴向位移、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都越来越大,但其刚度比值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三联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这种轴承的预紧力与主轴组件的静刚度、动态特性和不同转速下的温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选择预紧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滚动轴承拟静力学分析理论,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定位预紧下轴承内外圈位移存在约束时其内部的动力学状态;以B7004轴承为例,分析预紧方式对角接触球轴承运行刚度的影响,并利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LMS数据采集分析仪等仪器,在12MD60Y6型号电主轴上进行轴承刚度测试,对理论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值能准确描述轴承运行刚度变化规律;定位预紧相比定压预紧更能提高轴承的支承刚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力学和摩擦生热理论,建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热机完全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滚动轴承的高速运动特性、温度分布、动刚度等,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之后分析了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温度和轴向变形,得到轴承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和热特性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内圈转速增大会导致各部件温度升高和轴承动刚度减小.另外,通...  相似文献   

10.
角接触球轴承在径向、轴向以及力矩方向联合载荷作用下,内外圈将产生径向、轴向相对位移及相对倾角。这种弹性相对位移量的大小关系到轴承的使用性能。为了得到角接触球轴承静刚度,提出了角接触球轴承静刚度的测试方法。设计了测量装置,获取施加不同载荷作用下角接触球轴承的静刚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向载荷或径向载荷的增大,轴向变形或径向变形基本上呈现线性增长,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呈现非线性增长;随着轴承尺寸的增大,轴承的静态刚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模型考虑因素不全面和缺陷模拟方法不逼真等问题,建立考虑缺陷因素的角接触球轴承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缺陷模拟方法。首先考虑轴承反力非线性因素、赫兹接触理论和传递路径中的高频共振特点,建立角接触球轴承的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然后提出缺陷模拟方法,引入缺陷和游隙连续性变化的关系,更真实地反映滚动体在缺陷凹坑内的真实运动轨迹,进而在动力学模型中得到缺陷的振动表征;最后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实验台对缺陷轴承进行振动测试,将实验结果和模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角接触球轴承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借助COBRA软件对某角接触球轴承的游隙和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大大减少轴承的接触应力和滚道磨损发热量,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主要阐述了游隙的概念并分析了影响轴承径向工作游隙的主要因素,以角接触球轴承为例分别计算轴承配合的有效过盈量、温度、离心力对工作游隙的影响,并通过轴承实例利用VB程序实现各影响因素变化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控制角接触球轴承配对使用中的预载荷及变形量,对各种配置形式给出了经验公式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角接触球轴承传统的装配工艺方法装球过程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轴承的产品质量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而这里所介绍的工艺方法对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粉碎机械的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粉碎机械重要零件之一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寿命问题,也逐渐得到重视。对该系列轴承的常见损坏原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角接触球轴承锁球高度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偏大,造成装球困难、经常出现卡伤钢球、破坏锁点甚至磕伤沟道的现象,致使轴承噪音增大,使用寿命下降。在理论分析及实际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接触角的大小及尺寸大小调整锁球高度或结构。  相似文献   

18.
角接触球轴承组配时需要增加一定的轴向负荷来测量凸出量与凹进量。针对原来单一负荷装置测量范围小的问题,采用组合式负荷装置,在杠杆长度比值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19.
王冰 《哈尔滨轴承》2011,32(2):43-44
针对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套圈结构特点,采用间接比较测量,解决无沟底内、外套圈磨削加工与检测,保证了产品的精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套圈尺寸关系和现行工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检查双沟对端面对称度来代替检查第一沟位置的新方法,既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废品,又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