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丽伟 《阀门》2000,(6):33-34
1 概述热风阀设置在热风炉的热风出口处。在热风炉送风期打开热风阀,热空气经热风支管送往热风总管。热风炉焖炉和燃烧期间,热风阀关闭,切断热风炉与热风总管的联系。热风阀工作温度900~1300℃,工作压力05MPa。2 阀板结构改进21 关闭定位结构阀门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阀板移动实现启闭。阀板的位置靠限位开关控制。阀门开启时,为了减小热风对阀板底部的高温辐射和吹刷,将阀板的开启行程提高100~200mm,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阀门关闭时,阀板与阀座的相对位置是热风阀密封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阀门的关闭定位靠限位开关和阀座底部的定位块…  相似文献   

2.
张继宏 《阀门》2000,(1):11-11
硬密封蝶阀一般采用双偏心及三偏心结构。由于蝶板是在旋转中密封 ,所以密封副易磨损。阀杆可移动蝶阀 (图 1 )通过蝶板特殊1 支承块  2 蝶板  3 斜块  4 阀杆  5 阀杆螺母6 限位块  7 操纵装置  8 定位销  9 弹簧  1 0 密封座图 1 阀杆可移动蝶阀的运动轨迹 ,降低了蝶板与阀座的摩擦 ,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 ,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阀杆可移动蝶阀从关闭位置开启时 ,操纵装置先驱动阀杆螺母转动 ,在阀杆螺母的带动下阀杆上升。由于斜块固定在阀杆上 ,于是斜块也上升脱离蝶板斜面。受弹簧的作用 ,蝶板回缩 ,脱离与阀座的接触。…  相似文献   

3.
郑积泉 《阀门》2004,(2):41-41
在氯气管道上,一般选用氟塑料密封的截止阀作为启闭阀。使用中,镶嵌在阀瓣上的氟塑料密封圈经常出现脱落现象,导致阀门的密封失效。  相似文献   

4.
1 概述近几年来 ,国内外开发研制出的轨道球阀和摆动蝶阀均为金属密封阀门 ,其启闭过程是利用阀杆底部的斜面与螺旋槽配合 ,实现球体或蝶板的倾离与转动。这类阀门结构简单 ,操作力矩小 ,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中。2 分析根据轨道球阀和摆动蝶阀 (图 1、图 2 )的工作原理 ,阀门在开启或关闭时 ,由于阀杆1 底座  2 球体  3 阀体  4 阀盖5 定心套  6 阀杆  7 牵引螺母  8 手轮9 控轨螺栓  10 销  11 阀座图 1 轨道球阀1 底盖  2 调整螺钉  3 下阀轴  4 蝶板5 阀体  6 阀杆  7 轨道螺栓  8 支架9 阀杆螺…  相似文献   

5.
D71_sH-25(Q、C)金属密封蝶阀是我厂根据市场急需和蝶阀的发展趋势,新近研制成功的耐温、耐压的新型阀门。该阀门采用双偏心结构、轴向密封,在阀体内腔装有金属密封环等技术,由驱动装置带动固装在阀轴上的阀板绕轴心旋转,使阀板周边球面压向或脱离金属密封环,从而实现阀门的关闭和开启。它具有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较难现实反向密封的问题,对三偏心蝶阀在实现反向密封过程中出现的泄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三偏心蝶阀密封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三偏心蝶阀反向密封时蝶板的变形。结果表明:在流体反向流动时,解决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是解决液氢用低温蝶阀反向密封的关键;三偏心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与其过盈配合设计相关;三偏心蝶阀密封圈的密封面边线是形成接触密封的关键位置,将过渡区的面密封改为线密封,有利于降低三偏心蝶阀在关闭时密封圈对阀座的磨损程度,为确保蝶阀形成有效的反向密封,蝶阀关闭时须在密封面上形成连续的密封比压;通过对蝶板和阀座结构采取加大密封部件的刚度和提高密封副的结合程度等优化设计措施,可实现三偏心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的功能。选取Class150 NPS42三偏心蝶阀,使用氦气测试其在液氮(-196℃)环境下的反向密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低温蝶阀在设计压差内的泄漏量不能超过4 L/min,满足并优于标准允许的泄漏值,研究结果可为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阀门》1989,(4):45-48
欲使阀门密封,足够大的阀座和阀瓣接触压力是必要的。若直接增加阀杆轴向力不宜采用的话,那么缩小其中一个密封面的宽度是一种可能的方法。锥面接触是另一种增加阀杆轴向力效果的方法,对此必须仔细地设计,否则,闸板有可能楔死在阀座里,这样的一些情况多  相似文献   

8.
陈功振 《机械制造》2002,40(6):36-36
密封是防止液、气体泄漏(内泄与外泄)或杂质(尘埃、空气和水等)从外部侵入液压、气动系统内的装置。在液压或气动技术中就如何防止泄漏成为一个首要难题。当采用密封圈或活塞环密封时,由于密封件紧贴在运动件的表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阻力。当要求比较准确地确定液压缸的推力或液压马达的扭矩时,就需要考虑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具体的计算摩擦阻力与液体压力、密封接触表面的大小及材料的摩擦系数有关。(1)“Y”形、“U”形和“L”形密封圈的摩擦阻力ff=μPπdh式中μ———密封圈与配合面的摩擦系数,对Y形橡胶密封圈…  相似文献   

9.
环形平面金属密封是采气树闸板阀的重要密封部位,其密封性能直接影响采气效率。为研制超高压环境下使用的环形平面金属密封,优选出不锈钢718作为密封材料,并通过试验得出满足金属密封密封条件所需最小接触应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将最小接触应力代入建立的金属密封内阀座-闸板有限元模型,分析座端面直径、金属密封密封面宽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接触应力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内阀座端面直径越大,金属密封的可靠性越高;密封面宽度对密封性能无明显影响。对研制的环形平面金属密封的超高压试验,结果显示,在140 MPa压力下其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验证该金属密封在超高压情况下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基于差速行星轮机构的阀门顺序启闭装置的阀门,通过采用锥阀和球阀双重密封,同时利用差速行星轮机构两边输出能够转换的特点与圆弧锁止器相结合,从而实现球阀和锥阀的相关顺序动作,在结构上保证了"开启时,锥阀先开启球阀后开启;关闭时,球阀先关闭锥阀后关闭"的顺序动作,从而保证锥阀避免高压的冲蚀,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可靠性以及控制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旋转式唇型圈停车密封开启全过程密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旋转式密封圈脱开全过程的密封性能参数变化,借助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的"超弹性体"的两参数Mooney-Rivlin橡胶模型、弹簧和"刚体"的静止轴模型,研究传统唇型密封圈和2种新型唇形密封圈(G形与S形)在脱开过程中接触压力、接触宽度、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入口压力、过盈量、弹簧力、橡胶密度对脱开转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旋转式密封圈的接触压力、接触宽度均随转速增加而减少且减少的速率相同,摩擦力随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少;3种旋转式密封圈的最大接触压力均发生在唇口靠近空气侧,空气侧与介质侧的接触宽度之比为2∶1,从唇口到空气侧的0.6 mm内,接触压力均趋近于最高值;入口压力对脱开转速影响最大,橡胶密度对脱开转速的影响也较大,而过盈量和弹簧力的影响较小;G形和S形唇形密封结构的脱开转速比传统密封结构低40%左右,证明了环形弹簧的离心力能够加速唇口的脱开。采用压力监控的实验精确地测定开启转速,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相差较小,证明了数值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子制动助力器主缸密封圈在高动态工况下发生间隙咬伤的问题,建立基于Mooney-Rilvlin的橡胶本构模型对密封圈应力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构建间隙咬伤系数参数来定量表征密封圈在复杂因素下发生间隙咬伤的程度及损伤破坏速度。结果表明:在高压工况下,橡胶材料硬度在80以上时,密封圈具有较强抵抗变形的能力,根部不易被挤入间隙中,所以橡胶材料硬度是决定密封圈根部发生间隙咬伤的主要原因;而当接触面摩擦力过大时,活塞在运动过程中会将密封圈唇部挤入缝隙,因而接触面摩擦力是影响密封圈唇口间隙咬伤程度的主控因素。综合考虑材料硬度和接触面摩擦因数2个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在实际摩擦因数为0.1~0.15的情况下,将橡胶硬度提高到80以上,可有效地降低密封圈唇口和根部发生间隙咬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橡胶密封件与金属法兰之间的黏附效应产生的原因及黏附效应对密封的影响,根据硅橡胶密封结构的使用特点,设计硅橡胶密封圈与金属法兰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黏附实验。通过硅橡胶密封圈与防锈铝合金和2种不锈钢材料的对比实验发现,硅橡胶密封圈与不锈钢金属法兰易发生黏附,与防锈铝合金金属法兰不易发生黏附。通过对金属法兰表面接触角测试,得出金属表面能越大、氧化层越稀疏,黏附越容易发生。研究表明,硅橡胶密封圈长期与金属法兰接触产生的黏附效应是界面之间存在化学键导致,且这种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时间增加而加剧。密封圈力学分析和密封结构泄漏率测试结果表明:无论黏附效应是否发生,结构的静密封性能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井下V形金属密封环密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适用于井下复杂环境的V形金属密封环,利用压力密封装置模拟40 MPa压差工作环境,研究V形金属密封环在井下流量控制阀中的密封性能。将V形环的力学模型分解为圆筒过盈配合与悬臂梁力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密封接触面的应力计算公式,并利用ABAQUS进行仿真验证。建立V形环两种密封面(曲面与平面)的轴对称模型,分析密封环在40 MPa压差下,不同过盈量与倾角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对比2种结构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满足密封性能的前提下,平面密封结构的过盈量取值范围更广,并且在相同结构参数时的接触应力大于曲面密封。确定平面密封结构过盈量与倾角的取值范围,为井下流量控制阀中V形金属密封环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应力计算公式也为密封环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接触面应力。  相似文献   

15.
黄发  马健  吴正洪 《润滑与密封》2020,45(7):128-135
针对某型发动机高压转子连接结构的密封问题,设计一种U形金属密封环,分析研究密封环的密封和强度性能,探究结构参数(包括根部倒圆、壁厚、环高、接触面曲率半径、密封环接触面角度、密封环配合件角度)对密封环最大等效应力、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基于ANSYS Workbench优化设计模块,采用代理模型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技术对密封环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安装压缩率范围为3.56%~6.33%时,可保证安装和工作2种工况下密封和强度的要求;最大等效应力与壁厚成正比关系,而与根部倒圆和环高成反比关系;接触面曲率半径对最大等效应力影响较小,但最大接触应力随着接触面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加;选择合适的角度范围时,密封环接触面角度和密封环配合件角度对最大等效应力、最大接触应力影响均较小。密封环结构优化后,最大等效应力在安装和工作2种工况下分别减小了34.3%和30.4%,同时密封环质量减少了6.1%。对设计的U形金属密封环随整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U形金属密封环密封性能良好,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固体发动机工况中密封圈大变形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穆志韬  邢耀国 《机械强度》2004,26(5):560-563
从固体发动机密封结构特点和密封可靠性出发,对所研究的密封结构进行分解和简化。采用接触罚单元算法,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系统软件,建立橡胶密封圈的轴对称超弹性非线性问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密封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在工况中密封界面上的接触压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在讨论超弹性接触问题的前提下,研究密封结构承受不同燃气内压时对密封接触状态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规律的分析,找出造成密封失效的可能原因,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等重要场合下0形橡胶密封圈的正确选用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温高压下悬挂器橡胶密封件的失效问题,采用316L软金属,设计线型、正弦、椭圆、抛物线4种不同的密封结构,采用ANSYS软件分析套管悬重及不同顶丝压力下的接触压力和接触宽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顶丝压力的增加,线型密封各接触面处的平均接触压力增幅较小,正弦和抛物线型密封各接触面处的平均接触压力起伏式增加,椭圆密封各接触面处的平均接触压力平稳增加,表明采用椭圆型接触面有利于密封的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全金属多级等锥椭圆曲面密封结构可靠,能满足油田井口装置140 MPa极限工况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封隔器密封胶筒在井下实际应用中力学特性复杂,同时需要承受高温高压饱和水蒸汽的强腐蚀作用,故对胶筒材料性能的要求异常苛刻。为改善密封胶筒的结构稳定性及高温高压水耐腐性,以密封胶筒为研究对象开展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胶筒结构参数、界面摩擦性能和材料特性等因素对其力学特性及密封性能影响规律的比较,提出软硬质材料多层堆叠及环端面金属包覆结构以实现性能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改善了密封胶筒肩部的挤出现象,增大了接触区域的密封效果,同时阻挡了高温高压水对胶筒的腐蚀。  相似文献   

19.
船舶艉轴密封装置O形橡胶密封圈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隽 《润滑与密封》2007,32(4):163-166
介绍了船舶艉轴密封装置密封原理,通过对船舶艉轴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圈失效形貌特征及装置失效部位密封结构的实例分析,探讨了该类O形橡胶密封圈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分析表明,橡胶圈压缩率偏大,橡胶环及与其接触部件的材质硬度偏低和加工精度不够,密封沟槽宽度偏大,磨粒侵入和润滑不良是导致艉轴密封装置O形橡胶密封圈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韩国鹏  李阳光  王超  解凯 《阀门》2014,(2):39-40
根据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蝶板的特点,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加弹性槽的金属密封蝶板和未加弹性槽的金属密封蝶板进行了应力分析,优化设计。得出了蝶板弹性槽结构形式及其介质流向对阀门密封性能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