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蒸发波导特征量对边界层气象水文要素的敏感性对于评估目前蒸发波导观测设备的精度指标和利用海气耦合数值预报模式预报蒸发波导特征参数的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Paulus-Jeske模式(P-J模式)和Babin模式确定蒸发波导高度的方法,并利用P-J模式和Babin模式诊断分析了不同的输入参数对于模式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定层结条件下,Babin模式对于气温的扰动最敏感,P-J模式对于相对湿度的扰动最敏感;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Babin模式对于海表温度的扰动最敏感。P-J模式对于相对湿度的扰动最敏感。总之,Babin模式对于气象水文要素扰动的敏感性比P-J模式的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气象水文保障业务中数据的安全存储、快速读取等不同要求,对海量气象水文数据存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基于RAID-0/RAID-1/RAID-5组合的三级盘阵冗余技术的海量气象水文数据存储结构解决方案,为提高气象水文业务中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读取模式提供了较为完整可行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气象水文数据卫星传输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斗”卫星系统,构建实时气象水文数据传输专用网,建立气象水文数据卫星传输系统,开发集气象水文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形成数据的终端采集到卫星传输、存储、分发,直到数据的处理、综合应用一套完整的气象水文数据业务模式。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气象水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决策参考的科学性,为优质、高效的气象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因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海上风电在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面临着众多挑战,研究与开发海上风电作业窗口期管理系统,可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效率、节约作业成本。本文首先总结了窗口期管理的需求现状,从作业工序、气象水文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海上风电窗口期的要素,然后以基建期需求为目标,效率优先为策略,提出了多要素窗口期管理模型,开发了海上风电作业窗口期管理系统,实现了气象水文预报及窗口期精细化管理,最后,对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效果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海气候恶劣,海洋环境复杂,每年的台风季节,不断有台风从南海经过,而非台风季节则有强烈的东南季风横行。随着南海的逐渐开发,深水油气田距离陆地将越来越远,海上油气田的生产和外输作业受天气影响极大,如何开发一种新型的深海油气田模式使得油气田能够高效地进行生产,成为影响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关键。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该油气田开发模式目前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围绕着该开发模式的设备,各国已经投入研制,相信不久的将来,该开发模式将成为深水油气田的主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介绍ZQZ-CY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在移动应急气象保障中的应用及维护,阐述了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在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测、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为加强气象移动应急系统建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以及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的联合气象水文保障,引进了组织的概念对联合保障的气象水文指挥与控制(MHC2)进行描述。文中定义了MHC2组织的概念、描述了MHC2组织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最后从信息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MHC2组织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无人帆船是一种以海洋环境能源为驱动,可以胜任远海作业、具有实时数据传输功能和实时定位功能、低运营成本的多用途新型海气界面移动观测平台。其以风力作为航行驱动力,以太阳能电池板等获取电能供给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使用。与传统的海洋移动观测平台相比,可以实现低成本的长航时、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海洋观测,尤其是海气界面的海表气象数据和次表层海洋数据等海洋环境要素的精细观测。可以为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酸化、海洋碳循环、极地气-海-冰相互作用等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提供数据。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无人帆船进行介绍分析,对无人帆船的帆船结构、运动机理与航行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无人帆船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气象雷达是用来预报灾害性天气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针对目前气象雷达功能的独立性,设计了1部集成度高的车载综合气象保障雷达,该雷达由1部X波段测雨雷达、1部L波段测风雷达和l台自动气象站组成。结合该雷达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使用条件等,论述了设备的结构组成、布局、结构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以及必要的分析和计算。该雷达能为预报天气和保障航行安全提供综合气象保障服务,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象水文装备连续稳定运行是进行气象预报保障的基础,针对气象业务部门的实际安全需求,采用"多点多要素"可配置的"积木式"集散式体系结构,自主开发设计了基于策略的气象部门装备运行环境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系统的使用能够改变目前人工监控模式,监控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离散转变为连续,从事后分析转变为实时监测,为气象装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2009年8月海上地震勘探作业的实践和所获得的数据,结合南海东北部海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就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对所受到的海洋的气象、浪潮,海流、渔业和船只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以往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各类环境因素对施工作业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干扰信号的来源状况,其中重点分析和量化了海流因素的影响,同时给出了避免或降低诸干扰因素影响程度的建议,为同行在该海域进行野外作业和资料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四川省各种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频发,提出了应急移动气象台的设计思路,以加强气象应急反应能力和指挥能力,应急移动气象台分为气象业务系统、综合保障系统、舱体与装载平台3个部分。灾害发生时,气象应急保障人员通过应急移动气象台,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利用综合保障系统和舱体与装载平台构建应急业务运行环境,并通过气象业务系统实现预报预警和应急指挥。应急移动气象台可以作为应急移动气象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业务系统的有效延伸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有气象设备,采用多种高级编程语言,研就开发了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气象信息网资源,实现初始数据自动读取和综合分析处理;采用相似分析技术,实现雷暴天气形势的自动相似判别;利用天气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集成分析预报模式,实现0~24 h雷暴概率短期预报;基于天气雷达回波,采用交叉相关算法,实现0~1 h强对流临近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4.
海洋浮标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海洋监测新技术在各海洋国家逐步被重视并发展起来。文章概述了海洋浮标技术的发展史以及在各主要海洋国家的使用情况;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浮标在中国科学院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带领下,各沿海省市区近10a来在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以及极地海域布设海洋浮标的情况,包括这些浮标的种类、用途、通信方式、海洋环境监测参数等信息;展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研制和应用正朝向采用高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度、扩大功能、延长工作寿命、方便布放、面向专题领域、向多站位、高密度布放、和全覆盖海域监测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FY-3极轨气象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功能最全、应用最广的民用卫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FY-3地面系统是FY-3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南中国区域的FY-3卫星云图。广州雷暴较频发,针对广州站FY-3设备的分布特点而精心设计的防雷方案,经过近4年的运行证明:该防雷方案设计合理、适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避免和防御雷电对设备的侵袭,为整个FY-3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承德气象影视中心所配备的气象影视制作系统-wIN—XCG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包装系统(V3.5.58)在使用当中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了常常出现的显示器故障,并分别进行个例分析和检修方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全国自动站运行能力统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的高低和探测数据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决策服务的有效性,对自动站运行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及对设备运行状况影响因素的分析十分必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通信能力、设备运行能力和设备故障率三方面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上运行的全国所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影响设备运行能力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的观测要素数据错误和报文格式错误是导致观测数据报文到报率低的主要因素;气候因子是影响设备运行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性的进行自动站的极端天气抵抗能力研究也显得十分重要;从故障的原因分类中可以看出,雷击占故障总量的40%,因此,加强自动站的防雷措施是提高自动站运行能力的重要环节;从自动站故障的发生部位的统计情况也可以发现,网络传输终端故障的发生频次也较高,统一网络传输方式也是降低设备故障,提高自动站运行能力的途径之一;从各自动站生产厂家数据到报率和设备运行能力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广东、无锡所生产的自动站效能较高,而V a isa la的相对最低;自动站生产厂家多,设备接口不统一,参数复杂是影响自动站运行能力的最主要问题。因此,统一设备生产厂家是提高自动站运行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不仅仅取决于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更依赖于观测仪器所在的环境状况。客观、定量地评价气象台站的观测环境及其代表性,对于了解本站观测数据的来源,进行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地面遥测系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雷电电磁脉冲对地面遥测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直击雷、感应雷防护措施、共用接地等防雷技术措施及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实例,对如何有效防范雷电灾害,做好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人工站与自动站记录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出现差值大于规定标准时,应结合天气现象、测报软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供电、数据传输等综合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方法,提高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人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