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需要用铰刀进行铰孔,特别是用新的铰刀铰孔时,常因刀具造成超差,这是因为标准圆柱铰刀,直径一般均留有0.005~0.02mm的研磨量,刃带的粗糙度值较高,只能用于铰削精度较低的孔,若铰削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则要先将铰刀直径研磨至与所铰孔尺寸相符合的尺寸精度。拿到铰刀后应试铰孔,如果出现超差或铰孔的质量不好,就需要测量铰刀外径的实际值,然后再进行研磨。  相似文献   

2.
铰削φ10mm以上的孔径,可使用铰套(图1)。使用时先将所需接套4套入锥柄接套1的孔内,再装入铰刀,插入销5便可迸行铰孔。但对于φIomm以下的孔,则不能使用铰套。在铰套基础上,我们制造了自动定心机铰刀夹头,可铰削φ10mm以下的孔。夹头轴径与套3配合间隙加大1mm,直销4与钻夹头轴颈上的销孔间  相似文献   

3.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需要用铰刀进行铰孔,特别是用新的铰刀铰孔时,常造成超差.这是因为标准圆柱铰刀,直径一般均留有0.005~0.02 mm的研磨量,刃带的粗糙度值较高,只能用于铰削精度较低的孔,若铰削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则要先将铰刀直径研磨至与所铰孔尺寸相符合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4.
铰刀是加工高精度孔的通用刀具,以微量切削和挤光作用来保证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在普通机床上进行铰削加工,无论采用带前导杆或带前,后导杆或无导杆的铰刀,铰刀均应浮动安装.这是由于工艺系统很难保证铰削时铰刀中心线与工件预制孔中心线的同轴。常使刚性连接的铰刀在旋转切削时产生振摆,引起孔的尺寸扩大、形状误差超差、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因此,必须变刚性驱动为浮动驱动,采用特种夹头夹持铰刀.特种夹头的形式很多,均应遵守共同要求和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铰刀     
纪莹 《工具技术》2002,36(9):47
铰刀铰削加工一定数量的工件后 ,会因磨损过大导致被铰孔的尺寸偏离加工要求 ,此时必须更换铰刀 ,磨损后的铰刀只能报废或另作它用。为减少铰刀损耗 ,降低加工成本 ,笔者设计了一种装配式铰刀 ,可用于4 0~ 5 0mm孔的精铰加工。该铰刀的结构如图 1所示。刀块由焊接在刀座上的刀片组成 ,将刀块安装在夹套的半通槽内并用螺钉夹紧 (刀块与槽采用过盈配合 ) ,同时将夹套固定在刀体上。根据所加工零件的材料及结构 ,在工具磨床上刃磨出刀刃几何角度。当铰刀加工磨损后 ,可松开螺钉 ,重新调整刀块位置 ,留出一定的修磨余量后再夹紧 ,这样铰刀…  相似文献   

6.
周文俊 《工具技术》2010,44(4):111-112
1引言 铰刀是用于对中小孔半精加工与精加工的工具。铰刀种类繁多,六方铰刀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未被标准化、系列化,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厂是火工品生产企业,所用模具多孔,且孔的精度要求高,尺寸较特殊,普通铰刀由于尺寸系列化、标准化,不能直接进行特殊尺寸孔的铰削。我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六方铰刀不仅设计、制造方便,而且尺寸不受限制,完全能满足孔的铰削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加工孔时铰削通常作为最后一道工序。一般通过铰削可使被加工孔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以及高的表面质量。与其它加工方法比较,铰削具有很多优点,只用一把铰刀就能加工出一大批零件的孔,几乎在所有具有旋转轴的机床上都能实现这种加工。另一方面,铰刀的刃口质量对被加工孔的表面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厂根据枪钻切削原理而研制的挤削铰刀铰削零件,可使孔的尺寸精度达H7,稳定在H8;表面粗糙度可稳定在Ra0.32μm(9);工效比一般铰削提高4倍。挤削铰刀的结构原理见附图所示,铰刀只有一个切削刃起切削作用,而两个导向块起导向及挤光作用。铰孔时,切削刃切削后的表面,因材料膨胀而由导向块挤光,从而提高了孔表面光洁度。刀具中部有油孔供冷却液,冷却液压力所产生的举托力与切削刃的径向和切向负荷相抵消。这种单刃双导向布局迫使切削刃沿一个整圆切削;以同样的导向原理,刀具沿着它自身轴线方向前进。这是单刃铰刀独有的作用。 这种持四幢刀可…  相似文献   

9.
周文俊 《机械》2009,36(11):56-57
针对铰孔一般受普通铰刀尺寸规格的限制这一特点,介绍了六方铰刀,通过对六方铰刀的设计与应用的介绍,使企业知道六方铰刀的制造与使用并不复杂,企业一旦掌握六方铰刀的制造,孔的铰削将不再受普通铰刀尺寸规格的限制,这对企业工装具的制造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当需要铰削一个比手头上标准铰刀尺寸稍大的孔时,可用标准铰刀和一块窄长的垫片来完成。如图可见,先用标准铰刀铰孔。然后,把垫片的一端上弯而成一唇口,于是垫片即随铰刀一起向下进给,使铰刀和垫片同时进入孔内。一片0.025毫米厚度的垫片将铰出一个0.051毫米的超标准铰刀尺寸的孔,用这种方法加工孔,可以最多超过标准铰刀尺寸的0.254毫米、这对加工滑动  相似文献   

11.
在台钻上采用浮动装置夹持铰刀进行铰孔,仍有单边铰削的情况出现,后经使用如图所示的铰孔浮动夹具,单边铰削的情况就再也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深孔单刃铰削加工是采用新型结构的硬质合金单刃铰刀对深孔零件进行精加工的一项技术(已申请专利)。特点为单刃切削,主切削刃由两段两个锥角组成。单刃铰刀上有分布合理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导向块,工作时起支承和挤压作用,所以铰削过程是切削与挤压相结合的综合性加工,从而可获得高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和高的生产效率.其尺寸精度可稳定在H8或 H7;表面粗糙度可稳定在 Ra0.4,最好可达  相似文献   

13.
对小尺寸锥孔的精加工,常采用锥铰刀进行粗、精铰削来实现。但对尺寸较大的锥孔若再用铰削的方法就不能胜任了。尤其对大型铸钢零件的大尺寸锥孔加工困难就更大了。为此,我们结合零件  相似文献   

14.
精密硬质合金铰刀可铰出1~2级精度和8~10级表面光洁度的内孔.孔径小于10毫米的孔,均采用整体的或工作部份作成整体的铰刀加工;直径较大的孔.则采用焊接式或粘接式硬质合金铰刀铰削.铰刀  相似文献   

15.
新品     
《机械工程师》2006,(7):16-17
新型可换刀头式铰刀ISCAR为您推介一款BAYO T-REAM(卡口式铰刀),高速铰削产品系列。与常规铰削方式比较,这是一款令人侧目的先进切削方案,在大批量生产的应用中,这款镀刀的优势尤为突出。节省下的加工时间,劳动力成本,提高的生产力是相当可观的。卡口式铰力由可换硬质合盒刀头装夹于荣获专利的卡口带槽反锥联结 螺纹上,加工孔径公差H7。刀头安装在硬淙层的钢质刀杆上(如需硬质合金或重金属刀杆请特殊注明),刀头的装卸结构为卡口带槽反锥联结 螺纹,这款铰刀设计有内冷却孔,加工时镀刀头能得到充分的润滑,从而具有非凡的刀具寿命。优点:…  相似文献   

16.
读了《机械制造》1987年12期上“怎样提高铰孔的质量”一文后,觉得文章有一定参考价值。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工厂实际工作的经验,就怎样提高铰孔质量补充如下: 一、铰刀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用合理使用铰刀是提高铰孔质量的关键。铰刀的合理使用除应对铰刀进行仔细刃磨与研磨外,还应选择合适的铰削用量与切削液。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铰孔质量和效率,我们设计了摩擦进给铰孔工具。经使用,效果良好。尤其是铰削大于φ30孔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摩擦进给铰孔工具结构见附图。它由铰刀1、定位套2、支承调整螺钉3(三件)、支承板4等组成。加工时,按图装夹在工件上,用支承螺钉3将拉丝9调整至平行于工件孔的轴线,并用顶丝10适当顶紧摩擦丝母8,然后用扳手扳动铰刀1的方柄,此时铰刀开始进给,直至铰完为止。铰刀应设计两把,即粗精铰刀各一把。粗铰刀铰孔时应留有适当余量,精铰刀按标准铰刀方法设计。粗铰刀与一般铰刀不同的是切入端有与拉丝9相配的丝孔。该工具工作原理如下:当扳动铰刀时,摩擦丝母  相似文献   

18.
孔的铰削是机械加工中比较薄弱的一环,首先是由于铰刀的耐用性较差;其次是铰削余量为0.30mm左右,所以铰削前必须经过半精加工,很费工时;再则是工件材料太硬或太软都会影响铰削效果,前者铰削困难,后者容易出现挤裂现象,影响内孔表面质量。近年来铰刀在结构设计以及材料选择上有不少改进,如采用硬质合金制作切削刃并把刀刃部份做成可调整能重磨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的单刃镗铰刀。此种铰刀可以加工出精度为H7~H6的内孔,其孔形误差:圆度为0.003~0.008mm,圆柱度100∶0.005mm,表面粗糙度R_a1.25~R_a0.63。它的优点是刀刃上的径向和切向分力由分布恰当的两块硬质合金来支承。还起到导向和挤压的作用,这对提高精度和光洁度是极为有利的。单刃铰刀的加工余量比普通多刃铰  相似文献   

19.
在钻床、车床、镗床上铰孔时,造成孔径扩大、甚至超差的原因往往是:机床主轴与铰刀套或铰刀套与铰刀不同心,使铰刀径向摆动过大。为此,我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浮动铰刀柄,它使铰刀在切削力作用下自动找正工件孔中心进行铰削。现介绍如下: 铰刀浮动柄利用莫氏锥柄1直接(或加过渡套)装入钻、镗床主轴孔或车床尾座孔内,通过顶销8、钢  相似文献   

20.
用机铰刀在机床上铰孔时,由于工件和刀具都是刚性体,加之机床精度不高,铰后孔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很难保证。如采用工件浮动,有相当数量的工件,因受体积或加工方法的限制,而不能采用。铰刀浮动夹头,可保证工件和刀具的同轴度,使其加工孔达到理想的精度。此夹头可用于钻床、镗床、铣床、车床及其它机床上,完成精铰孔工作。结构与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铰刀1用螺钉2锁紧在夹套3上,靠弹簧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