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在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上,触针法是主要的检测方法,近年来光学法又有了很大发展,但它们各有特点,不能完全满足检测需要,我们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原理,用电容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四个参数,由实验中证实丁电容法测量粗糙度的可行性。电容法属于三维测量,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可用于加工中检验和大批量生产的车间。 一、电容法测量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瑞士SYLVAC电容测量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修水 《工具技术》1989,23(12):36-40
本文介绍瑞士SYLVAC公司电容测量系统应用于国内正进行的容栅式电子数显卡尺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改进测量电路中的振荡器,使数字万用表DT9205测量电容的误差由±(3% 3)减小到±1%的电路和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单片机实现测量电容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冬莹  芦庆  蒋超 《仪表技术》2009,(11):42-44
介绍采用单片机实现电容测量的4种方法,它们均利用单片机的高速强大的计算及可编程功能,实现电容高精度智能化测量。分析各个测量方法的优点和特点,并提出了测量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气固两相流流动情况。气固两相流的流量测量对于计量、节能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阵列式电容传感器、信号测量电路和以MCS—8098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互相关测量系统。通过在气固两相流试验装置上的试验研究表明,设计的测量系统可以用于直接测量气固两相流中分离相的速度、浓度和质量流量,该系统有较高的实时性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水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戴礼荣  宋彦 《仪器仪表学报》2001,22(Z2):252-25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水表计量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检测水表转盘转动的角度和转数这两个参数.文中给出了当使用普通摄像头需考虑图像运动模糊的条件下,转盘转动的角度和转数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并不需要对图像进行运动模糊恢复.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文中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气固两相流质量流量测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容传感器测量气固两相流质量流量的新方法。通过电容传感器对固相浓度的测量,可以求出气固两相流的固气比,结合气固混合之前所测得的载气流量,便可测出固相的质量流量。实测结果显示,测量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个高精度的电容式两相流相份额传感器。该传感器是非插入式,传感部件与测量电路集成一体,排除了寄生电容和杂散电容的影响,使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输出是直流电压信号,便于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动态反应快,适于实时在线测量。可用于管内油气两相流相份额测量、流型识别、两相流量测量和流动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油介电特性差异较大,导致电磁波在不同含水率的油水混合介质中传播时的相位系数有很大不同。新型含水率测量仪器是利用同轴线作传感器,油水混合介质在同轴线内流过,并构成传播电磁波的载体,通过测量同轴线两端电磁波在同轴线内油水混合介质中传播的相位系数,来得到油水混合介质的含水率。该仪器能够实现油井含水率的连续测量,室内试验和初步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解决高含水油田油井含水率很难测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利用质量流量计测量原油含水率的过程中油水密度的问题,对其原理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密度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含水率监测误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质量流量计在原油含水监测中出现的误差的调整措施,为该型仪表在原油计量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几组混合工质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系数计算的实验关联式进行分析比较。利用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在Bennett和Chen关联式与Rivera关联式的基础上进行管内强制对流沸腾传热的计算。并与Rivera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适合氨/水混合物沸腾换热的计算式,并分析影响换热系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气固两相流固质量流量测量新技术,它利用传热学的原理,通过两点气体的流速测量,湿度测量和信息融合处理,可以实现固相质量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液压管路动态特性,由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级数形式的管路动态解析模型,并将其与现有的模型进行了比较。证明仅用级数的前几项,该级数解析模型即可得到比现有的其他模型更为精确的结果,为流体管路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