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晓坤  吴波  赵秀林 《机电工程》2012,29(9):1007-1010,1035
针对现有虚拟装配建模方法不能为装配序列规划提供完整模型信息的问题,分析了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建模方法在虚拟装配应用中的优、缺点,根据装配序列规划的要求,结合两种建模设计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混合设计方法建立产品的装配模型。该方法采用自顶向下建模方法进行了产品总体设计,使装配模型具有产品的结构层次关系信息;在产品细节设计上采用了自底向上建模方法,使装配模型具有零部件的约束关系信息,得到了完整的产品装配模型信息。通过建模应用实例,验证了混合设计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模型信息的易提取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混合设计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满足虚拟装配对产品装配模型的要求,可以为虚拟装配序列规划提供完整的模型信息。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在外贸出口的众多工艺品中,无毒、无害、无污染、质地古朴的金属工艺品倍受外商青睐。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形状复杂,表面均有清晰、逼真的花纹或动植物造型图案,壁薄、重量轻,表面要求光整、美观,但尺寸和形状精度要求不高。其材料多选用熔点低、铸造性能好、熔化及压铸时不吸铁(即不易粘模)的锌合金,其制造工艺为满足大批量、高效率的生产要求而多选用压铸方法。外商订货时只提供产品实物而不提供图纸。如何利用产品实物快速地制造出低成本的压铸模具就成为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自动确定模具分型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离散铸件的实体造型的边线和面,并把离散点投影到主平面上,然后采用改进后的AIpha Shapes算法计算主平面上离散点的外轮廓线;再根据脱模方向,通过外轮廓点向铸件做射线,求得射线与铸件边线的交点,并连接交点得到铸件上的轮廓线;最后通过优化评价这些轮廓线得到分型线.实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丁惠麟 《金城科技》1995,(1):37-45,13
大型压铸模具的早期失效是我国压铸行业中的通病,通过对H13钢制造的摩托车左右机匣铝合金压铸模具的早期失效分析,材质成分偏析,碳化物堆集,显微组织粗大和淬火,回火冷却速度缓慢引起碳化物和硫等微量杂质元素的集聚是至致模具脆裂的主要原因,模具截面改变时的园角半径(R)过小,引起淬火却应力集引起微裂纹的产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提高淬火,回火冷却速度,消除成分偏析,细化组织可避免脆裂,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6.
装配建模及装配顺序分层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利用基本装配信息建立能够较好地反映装配结构特性和内在关系的装配模型的算法 ,并提出了模型的抽象化简化方法和基于该模型的装配顺序分层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装配概念模型的装配体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概念模型的装配体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先确定产品的基本功能,根据基本功能用机构简图初步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并逐步向具体能实现该功能的结构映射,得到产品的装配概念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产品的骨架,完成各零件的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作为一种绿色的轻质金属结构材料,由于其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热和导电性好、切削加工性好、优良的阻尼性和电磁屏蔽性、易于加工成型和回收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压铸是镁合金最主要、应用最广泛的成型工艺,目前90%以上的镁合金产品是压铸成型的.文中分析了镁合金齿轮盖零件的结构工艺特点,介绍了压铸模的浇注系统及模具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郭建飞 《中国机械》2014,(18):138-139
压铸模具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使用寿命的长短也将直接影响其为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效益,有必要在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加以关注,提升其使用寿命。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与改进,进而从战略视角提出了提升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夏静 《装备制造技术》2011,(10):163-164,171
为了在生产中根据压铸模具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选用合适的模具材料,简要介绍了压铸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典型压铸模具用钢,指出合理的选材能够有效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提出混合装配线的两种平衡: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首先以最小化工作站的节拍与负载的差距为静态平衡的目标,其次以某家电产品总装配线平衡为例,分别应用两种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应用仿真软件建立动态模型,最后把启发式算法得出的静态平衡与动态随机平衡相结合对这一实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求解混合装配线平衡问题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萌 《装备制造技术》2009,(10):25-26,39
从压铸件的结构和压铸模具的设计、成形零件材料的选用、模具零件的加工与装配工艺、材料的热处理及压铸工艺参数的选用等方面,研究并指出了提高压铸模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对压铸模的设计与制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装配的注射模二维参数化CAD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汉武  尹周平 《机械》1998,25(6):31-32,36
介绍了在微机上开发的基于装配的注射模二维参数化CAD系统。即从装配几何模型开始,采用参数化方法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最后由计算机输出模具装配图,零件图,的料清单等信息,提出了基于装配的模具设计框架,介绍了参数化图库管理及图形实例化操作和物料清单生成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压力铸造成形原理及其工艺过程、剖析了压力铸造成形工艺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总结了压力铸造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范围及中国压力铸造生产产品应用领域的多元性,展示了中国压力铸造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高压铸模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压铸模大滑块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抽芯抽不动,滑块往后退让,导致铸件尺寸超差,不符合图纸要求,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滑槽和滑块锁紧机构的改进,使滑块运行平衡,锁紧可靠,铸件尺寸稳定,符合图纸要求,生产正常。通过改进充分说明了压铸模的结构和强度对铸件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压铸模具由于型腔表面热交变应力而产生龟裂,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因此,压铸模成形零件需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氮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氮化处理时的氮化层总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25~0.3mm之间,否则氮化层的脆性较大,易从基体上剩离.对于硬氮化而言,最佳的氮化温度为520~530℃,氮化时间为20~22 h;对于气体软氮化而言,最佳的氮化温度为550~560℃,氮化时间为4~6h.  相似文献   

17.
模具装配图参数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具装配图设计,在零件图参数化基础上,通过装配建模记录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从而在装配模型实例化时自动产生相科的变换矩阵;通过对装配尺寸,零件配合尺寸,零件尺寸及零件详细设计信息分级处理,来保证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一致性以及在装配图设计的同时生成零件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级进模结构特点,提出能完整描述级进模组成部件功能有约束的约束树模型,并采用基于变量表达式的约束求解方法实现级进模装配模型的快速更新。该方法为实现基于约束的自项向下的级进模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的中国压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 ,介绍了我国压铸业的压铸件、压铸机、压铸模和压铸合金材料的生产和制造现状 ,以及我国压铸业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混合车型组装线的投入顺序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论述在混合车型组装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投入顺序问题。对混合车型组装线中的车辆 人的移动轨迹进行模型化,介绍投入顺序问题中的几种主要目标函数的来源,并给出了计算复杂性的结论,评价几类主要算法,分析和比较各种目标丞数及各类算法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