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制造装备机械系统是由众多的构件(零、部件)和结合部组成的,结合部的特性参数对制造装备的整机性能影响非常大,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影响结合部特性参数的众多因素,采用理论与实验结合、分层处理结合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机械结合部特性参数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结合面基础特性参数的球面结合部数学模型,确定结合部位移及载荷结合条件以及推导出球面结合部刚度矩阵,为机械系统性能分析提供通用性参数打下理论基础。编制基于FORTRAN语言的球面结合部解析程序,并通过实例对比验证了球面结合部解析方法及解析程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数控机床结合面动态特性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针时目前我国对数控机床结合面动态特性理论建模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MATLAB,VB与SQL SERVER平台接口进行程序设计,开发了数控机床结合面动态特性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得出机床结合面各基本影响因素对其动态基础参数影响规律,给出理论解释,为以后CAD/CAM分析数控机床整机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机床结合面静态基础特性参数的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提出了机床结合面静态基础特性参数的统一建模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并就机床结合面静态基础特性参数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螺栓结合面微观接触特性具有不确定性,传统基于确定性理论建立的模型难以完整表征结合面微观接触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螺栓结合面微观接触特性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首先,基于分形理论,表征了同一粗糙度结合面微凸体轮廓高度,并采用矩谱法求解了结合面表面形貌参数区间;其次,利用中心极限定理,将表面形貌参数区间变为符合微凸体轮廓高度分布的高斯分布函数,解决了随机抽样误差的累加造成的置信水平降低;最后,将表面形貌参数的不确定性嵌入蒙特卡洛法,获得了结合面接触特性的区间估计,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时接触间隙对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表面形貌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螺栓结合面接触特性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导致不确定性的影响不断累加。该方法为准确量化螺栓结合面的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固定结合面传统建模方法精度较低和结合面的动态特性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改进了基于弹簧阻尼单元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验模态分析和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的优化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与其对应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使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识别固定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参数。以自行设计制作的固定结合面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建模、实验、参数识别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参数识别误差在5%以内,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识别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Basalt fiber folymer concrete,BFPC)固定结合面虚拟材料参数,基于两自由度弹簧-阻尼动力学模型建立了BFPC固定结合面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辅以实验测试方法确定了9组不同表面粗糙度和结合面压下的BFPC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基于横观各向同性、赫兹接触理论和分形理论建立了BFPC结合面虚拟材料的动态特性参数数学模型,结合实验结果识别不同表面粗糙度和结合面压下的虚拟材料参数.通过对比含有BFPC结合面的组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BFPC结合面虚拟材料参数识别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LM算法建立了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模型中考虑到了影响结合面特性的各个参数,选取结合面特性试验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网络对结合面特性参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结合面动态特性模型能够对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进行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由于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影响因素和动态特性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难以描述,提出建立响应面方法替代复杂的空气弹簧动态特性方程用于空气弹簧特性的研究。首先用两个非线性特性显著的算例验证了D最优方法建立响应面的有效性,然后根据响应面设计空气弹簧动态特性实验,基于实验结果用高阶多项式进行回归拟合建立高精度响应面,最后根据设计响应面研究了主要因素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对空气弹簧动态特性参数动刚度和阻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面的接触变形与构件变形存在耦合关系,为提高整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建立分析模型时在构件间增加虚拟材料层反映结合部非线性特性的假设。基于结合面基础特性参数获得了虚拟材料物理参数,建立了包含结合部特性的分析模型。对预紧力作用下的螺栓结合部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材料、预紧力及构件厚度的静特性试验。结合分析和试验结果,将结合面变形从整体形变中分离出来,与理论计算比较,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建模理论和试验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态实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进行识别。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固定结合面在不同粗糙度、有无介质、不同材料及不同螺栓排布方式等不同因素影响下,动态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其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面改进措施,为结合面的模态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高志慧    边宇枢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5):567-569,624
对于柔性机器人而言 ,系统柔性所引起的振动使得机器人很难准确地跟踪预定的末端轨迹 ,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小柔性机器人的振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柔性机器人躲避振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柔性机器人末端振动变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在结构参数和末端运动轨迹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适当调整关节运动参数可以使柔性机器人有效躲避振动的结论 ;然后研究了机器人末端运动参数与关节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通过规划机器人末端运动参数从而调整关节运动参数 ,以使机器人能够有效躲避和减小柔性振动的方法 ,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汽车操纵逆问题的蛇行试验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浩  赵又群  吴杰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26(12):1640-1643
在驾驶员-汽车二自由度闭环系统模型基础上,进行汽车蛇行试验仿真,通过驾驶员熟练程度参数的差异,模拟不同驾驶员驾驶同一辆车的情况,从而利用径向基网络,建立闭环系统汽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与方向盘转角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所建立的径向基网络,由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响应来识别汽车的方向盘转角,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具有运算速度快,识别精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比较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郭超  周丹晨 《机械》2009,36(2):15-17
工时定额数据量大、影响因素多,使用常规拟合方法计算工时定额比较困难。为提高工时定额计算的正确性,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MATLAB中建立了工时定额计算神经网络模型。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收敛速度慢等不足,引入标准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速度快,优化后的神经网络迅速收敛,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误差低于5%。遗传神经网络可以克服单独使用神经网络时存在的缺点,训练好的模型在工时定额计算时正确性较高,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经纬仪跟踪误差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光电经纬仪等效跟踪误差模型的方法来评价光电经纬仪的跟踪性能.分析了光电经纬仪存在的非线性因素,说明了采用理论建模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全部过程的原因.然后,介绍了RBF神经网络和靶标系统,基于一组靶标参数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模型,并更换靶标参数进行模型验证.最后,对更换后的靶标参数进行重新训练建模,并改变参数周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精度与靶标参数有关,当动态靶标的半椎角a为21.2°,倾角b为43.8°,靶标匀速运行周期T为8.5s时,网络模型在靶标速度最大时误差也达到最大为3.18′,其它时刻均小于0.6′.当a为16.6°,b为37.5°,T为13 s时,模型最大误差为1.8′左右,在此模型下真实输出与网络模型输出的最大偏差为2.4′左右,其它时刻均小于1.2′.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所建立的跟踪误差模型能够反应真实系统的情况,是可行实用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s on the finite element and abductive network method application to die-casting dies with free-form surfaces. The study aims to find the optimal cooling system parameters and decrease in deformation of a die-casting die. In order to avoid the numerou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free-form surface of a die-casting die is created as a non-linear Eq. of a polynomial functi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channel space and channel diameter, a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on-linear Eq.. An abductive network has been built for modelling the die-casting cooling parameters. The abductive network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functional nodes. Once the cooling system parameters are given, this network can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die-casting accurately. A simulated annealing optimisation algorithm with a performance index is then applied to the neural network for searching for the optimal cooling system parameters and 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result.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汽油发动机怠速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构建了神经网络与预测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利用预测控制算法的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的特性,采用神经网络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作为预测控制器的预测模型;提供怠速系统的开环输入输出数据离线训练神经网络,再在线对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阀值进行调整,获得精确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怠速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怠速系统的控制精度、可靠性和转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M.P. Rapetto  A. Almqvist  R. Larsson  P.M. Lugt 《Wear》2009,266(5-6):592-595
A model previously developed at LTU was used in order to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normal, dry, friction free, linear elastic contact of rough surfaces. A variational approach was followed and the FFT-technique was used to speed up the numerical solution process. Five different steel surfac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Wyko optical profilometer and several 2D profiles were taken. The real area of contact an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ver the contact length were calculated for all the 2D profiles. A new slope parameter was defined.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 real area of contact. The trained model was able to capture the dependence of the real area of contact on the roughness parameters. The ability of the neural network to generalize on unseen data was tested. The neural network was able to pro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 real area of contact.  相似文献   

18.
将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制造领域中反向工程曲面的推理,建立了神经网络计算模型。使用神经网络方法推理实体表面的突出优点是不需要表面知识,只需要测得表面的有限点数即可,网络将学习参数变量之间的组合关系,推断出曲面的函数形式,计算出未知坐标点的值,避免了许多的人为假设和繁杂的数学计算,体现出一种智能推理过程。本文列举了有关推理实例,包括初等解析曲面和自由曲面,从理论和实际计算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对于反向工程曲面的推理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分析手段。这对于复杂的、不完整的、部分磨损或损坏的实体表面具有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