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机理及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概述了近年来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机理及预测技术的研究动态,讨论了套管磨损主导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几种观点,重点分析了磨损效率模型的特点,明确了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油田普遍使用的深井钻机钻杆自动传送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国内外几种成熟的7000 m钻机使用的深井钻机钻杆自动传送装置,设计新型深井钻机钻杆自动传送装置,目的在于提高钻杆等管状钻具的输送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实验法,研究钻杆运送过程的受力情况,计算出装置最大受力位置和工作角度,设计深井钻机钻杆自动传送装置的总体结构。采用Solid Edge软件对载重臂等关键部件进行力学仿真计算、校核并制作样机测试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运行操作,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超深井钻机在承载能力、建井周期、工作环境等方面与普通钻机有很大不同,因此对钻机的配套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本文针对超深井钻机的发展现状及特殊配套要求,结合分析最新修订标准GB/T 23505-2009《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中超深井钻机部分的基本参数要求,归纳总结出了ZJ50/3130、ZJ70/4500、ZJ90/6750和ZJ120/9000的基本参数表,对超深井钻机的配套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比较新标准与标准SY/T 5609,得出了新标准在钻机型号和参数方面的八项主要变动。  相似文献   

4.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19(1):49-49
由新疆石油局投资,陕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佘司研制开发的我国首台9000m交流变频超深井钻机,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我国成为继美国、意大利、挪威等国之后,全面掌握此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超深井使用动力卡瓦起下钻作业时,如钻具的悬重过大,钻杆被夹持部位在强挤压力下,易产生塑性变形,导致"缩颈"损坏,引起重大事故。文中分别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和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井5 in钻具、悬重220 t、卡瓦夹持长度为420 mm等条件下,对钻杆承载极限分析计算,分析认为在6500 m井深下,5 in钻杆使用动力卡瓦是安全可行的,可行性评估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国内外石油钻井市场的需求、超深井、科探井开发的前景及国内现有超深井钻机的能力不足、操作复杂及成本高的现状,研制了ZJ90/6750D直流电驱动超深井钻机,该钻机引进美国NOV公司先进的技术,优化了以前直流电驱动钻机的不足,提高了钻机的自动化控制和能力。试验及应用情况表明,该钻机最大钩载达到设计要求,可满足127 mm(5 1/2")钻杆9 000 m的钻井能力;钻机设计标准高、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操作、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巨厚坚硬岩层控制的深井连续开采中,覆岩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覆岩空间演化控制的角度,揭示不同开采阶段中引发采场形成动力灾害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为深部开采动力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1994年2月易地重建一口第Ⅲ承压含水层深井。当时焦化鼓冷工段和净化粗苯工段最大用水量分别为45t/h和35t/h,生产发展用水预计20t/h,为此,申请取水量为100t/h。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田深井中封隔器使用时效短、锚定能力差、无防倒灌等缺点,设计了适合深井使用的长时效隔采封隔器.长时效隔采封隔器采用压缩胶筒和扩张胶筒形成复合密封,利用圆柱双向卡瓦作为锚定零件.在长时效隔采封隔器管柱中配置滑套开关,可以有效保证长时效隔采封隔器的时效性和锚定强度,减小套损水对油层的影响.分析长时效隔采封隔器中胶筒的力学特性,并对扩张胶筒进行密封测试,得出对胶筒性能的影响参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超深井、大位移井的数量持续增加,钻进时钻杆失效问题也越来越多。针对钻杆失效问题,进行了极限工况下的钻杆接头疲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超深井及大位移井钻探时,采用高抗扭结构钻杆,相比常规钻杆,整体寿命延长86%,最大应力减小8.3%;采用高抗弯结构钻杆,相比常规钻杆,整体寿命延长652%,最大应力减小8.6%。通过合理调整转速和钻压,可以延长钻杆的疲劳周期,提高安全因数。  相似文献   

11.
某定向井在钻井作业时发生钻杆接头刺漏事件,采用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刺漏原因。结果表明:钻杆在服役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弯曲应力,其内螺纹接头18°吊卡台肩根部产生应力集中,同时台肩根部存在周向划痕,导致疲劳裂纹萌生并扩展;钻杆钻进过程中,弯曲应力增大,裂纹扩展速率加快,刺穿整个壁厚导致刺漏。建议优化钻杆结构,并严格控制钻杆加工工艺,避免产生划痕,同时减缓台肩根部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2.
某井S135钢级钻杆在钻进约2 395 m时发生腐蚀失效。采用宏观形貌、断口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化学成分、硬度、腐蚀产物成分测试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钻杆的失效方式为腐蚀疲劳失效,钻杆内壁的氧含量偏高及内壁加厚过渡带区域存在应力集中,导致加厚过渡带区域发生严重点蚀,点蚀坑底部萌生疲劳裂纹并扩展,最终钻杆失效;建议使用内壁带防腐涂层的钻杆,并在钻井液中添加缓蚀剂,降低溶解氧对内壁的腐蚀作用,同时优化井深结构,减缓内壁加厚过渡带区域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3.
同轴套管式深井换热器是一种开采地热能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其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采用有限体积分析方法,开展了同轴套管式深井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通过建立近地热源区域的同轴套管式深井换热器三维传热模型,分析了入口流速、入口温度以及保温管距井底距离等关键因素对换热器采热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流速由0.1 m/s增加到1 m/s,采出温度降低了9.82 K,采热功率增加了7倍;入口温度从288 K增加到308 K,采出温度增加了13.61 K,采热功率下降了17.2%;距井底900 mm距离降低到 100 mm,采出温度增加1.91 K,采热功率增加了6.57%。  相似文献   

14.
为实验验证套管磨损机制的理论研究,在冲击-滑动工况条件下进行了套管磨损的试验研究。运用SK2005工业显微镜、铁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套管磨损试验后的磨擦磨损表面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研究发现在冲击-滑动工况条件下,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机制主要为接触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从试验角度验证了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钻杆对套管的横向冲击。  相似文献   

15.
分析陕北油田定向井施工中发生卡钻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雷同施工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16.
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工作于深井超常环境压力下,其核心部件液控导向纠斜机构是否能直接可靠地在井下提取纠斜所需的动力是微型液压动力系统产生主动纠斜力、正常工作的保证。结合AMESim对微型液压动力系统的仿真数据,借助ADAMS对纠斜动力提取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对导向套与钻杆之间是否保持相对转动以产生驱动液控导向纠斜机构工作的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实测自动垂直钻具原理样机的导向套与钻杆的扭矩,对ADAMS仿真分析及结果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表明,在深井实钻这一工况下,导向套和钻杆之间可以保持相对转速,液控导向纠斜装置正常工作的能量供给可靠,纠斜机构微型液压动力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7.
以BG2250-125为例,阐述了镍基合金油井管的材料特点及物理性能,深入研究其可加工性,并以有限元仿真的结论为依据,探讨镍基合金油井管的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井套管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无法进行正常生产。采用特殊的技术使膨胀头下到变形位置后,在外力作用下,对套管膨胀,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尺寸。使用设计软件CATIA建立了天然气套管和膨胀头的模型,并生成装配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内分析了膨胀变形套管需要的载荷,分析中考虑了材料的塑性变形,采用两个膨胀头多套管进行两次膨胀,使总的膨胀载荷降低。计算表明,当套管承受10MPa外压时,第一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4418N,第二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55744N。当不考虑套管的外压时,第一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0751N,第二膨胀头需要的载荷为100480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