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凤彩  冯宝 《机械管理开发》2011,(3):116-117,119
主要研究沈阳市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表明,其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还不协调。因此,深入研究沈阳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沈阳市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沈阳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至今已逾5年。在这5年中,随着全球经济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我国的工业服务不断发展、完善,在工业领域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逐渐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  相似文献   

4.
粤港动态     
《机电工程技术》2011,(12):77+88+92+109+115+121
广东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挂牌2011年11月28日,由广东省发改委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广东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正式挂牌,广东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格局进一步形成。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提出广东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并力争要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2012年提高到53%,在2020年达到60%。  相似文献   

5.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1):I0004-I0004
日前,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做了题为<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主题发言,就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如何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建议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趋势出发,概括了现代制造服务业出现的背景、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对制造业信息化和IT服务需求的影响,在建立的IT服务创新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IT服务体系,提出了IT服务演变策略.  相似文献   

7.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7,(6):I0001-I0002
“我国已进入由产品制造为主转向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阶段。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产业附加值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转移环境下的选择,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结果。”在10月17日举行的首届装备制造业现代制造服务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提出,“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解决当前机械工业出现的一些问题,促进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赵群  张翔 《机械制造》2010,48(9):1-6
针对当前制造业的形势,分析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意义,讨论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经验,重点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影响,分析我国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优势,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趋势出发,概括了现代制造服务业出现的背景、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对制造业信息化和IT服务需求的影响,在建立的IT服务创新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IT服务体系,提出了IT服务演变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现代服务经济的迅速增长,对装备制造业的理解要不断更新,中国装备制造业不能再走以前单一依赖产品获得发展的路子,而是要同时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的服务业,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魏仕华  柳亚输 《广西机械》2013,(11):125-127,134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制造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制造是实现制造服务的一种现代制造理念.在分析云制造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云制造的体系结构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对我国在制造方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价值链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活动参与到制造业生产活动中,生产性服务不仅成为制造业价值链运转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而且影响着价值链的分化和重组,促使制造业价值链向面向服务的价值链转变.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构成,深入分析了制造业价值链节点、结构及其构成要素、价值增值方式的变化,以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的关系,探讨了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价值链变化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价值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重要产业,内燃机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提高内燃机制造水平,实现规范化生产,应当高度重视制造工艺管理。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内燃机制造工艺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了设计和实现。通过制造工艺管理系统辅助管理,更有利于收集生产数据用于工艺研发,提高工艺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为制造工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新时期,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发展过中,进一步满足了制造业发展需求。同时将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中,获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制造业是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以及效率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用于制造过程中,可最大程度促进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对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外有关并行工程研究现状与应用的综述,试图构画出国外近几年在并行工程研究领域的若干进展情况。内容主要涉及:并行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发展,实施并行工程的组织模式,实施并行工程的绩效评估,在虚拟制造中并行工程的应用,以及并行工程从制造业拓展到其它行业的研究介绍。最后,提出了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并行工程研究与应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中国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代制造服务业务模式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制造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了当前学者们提出的服务模式与发展策略的不足之处。给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制造服务,分别按照服务提供对象和服务阶段划分进行分类,重点总结了现代制造服务的基本模式。将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模式分为区域集群模式、生产服务提供商模式、分散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服务模式和大型龙头企业服务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典型案例。将面向制造业的产品服务发展模式分为制造商延伸服务模式、用户自我服务模式、产品服务提供商模式和集成运营服务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典型案例。最后,基于现状分析和模式研究,提出了中国制造服务业的发展策略,为加快我国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机械模具制造领域中应用数控技术,能够促使模具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误差问题或是不准确的因素,对机械模具制造行业的良好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为确保数控技术在相关机械模具制造中的良好应用,下文分析具体应用情况,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旨在为提升机械模具制造中的数控技术应用效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碳制造在现代化企业中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当前的机械制造行业成为其显著的特点.低碳制造的实行主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面对低碳制造的机械加工系统工艺优化模型及方法进行研究,对整个加工过程中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及分析,与机械加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相结合,对工艺的优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对优化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为有关低碳制造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正在显著的提升,在各行业的发展经营中都是有很多的更高的要求。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也是需要在机械的零件上提高要求,让机械在运转中能够拥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在制造中的精度要得到保障,所以在机械制作中的自动化技术就需要进行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机械制作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在制作方式上更加科学合理,保障一些产品最后的制作效率。因此,文章也针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在社会上很多领域都运用了数字化设计技术,该技术的运用能够对国家各个行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助力。目前,数字化设计技术已经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实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可以对制造效率和质量进行提升、可以提高设计科学性等。本文简单介绍了数字化设计技术内涵和特点,并对应用热点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运用该技术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