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标准EN50289-1-6:2002构建了功率吸收钳法测试系统,阐述了对称数字通信电缆耦合衰减测试过程,介绍了功率吸收钳法测试原理,并对2种不同的测试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远端测试并不能测得每个频点辐射的最大功率。  相似文献   

2.
依据标准EN50289-1-6:2002构建了功率吸收钳法测试系统,阐述了对称数字通信电缆耦合衰减测试过程,介绍了功率吸收钳法测试原理,并对2种不同的测试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远端测试并不能测得每个频点辐射的最大功率.  相似文献   

3.
超声衰减法测量颗粒粒度大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两个频率下超声衰减系数测量,并结合ECAH超声衰减模型得到悬浊液中颗粒平均粒径的方法.并通过对亚微米范围的钛白粉悬浊液在1和2MHz频率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消光法测量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应用到颗粒粒度大小测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考虑连接弹簧质量的非保守耦合系统的功率流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耦合质量对非保守耦合系统功率流特性有重要的影响。耦合质量越大,耦合损耗也越大,当m3>k12+k3k3m1时,必须考虑耦合质量对损耗功率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电力轨道车存在起步性能差、功率冲击大及续航里程短等缺点,研发了一套新型的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建立了系统功率流的数学模型,分析并确定了电功率和液压储能功率之间的耦合方法。基于典型坡道下的行驶工况,制定了适用于不同行驶阶段的功率耦合策略,并利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起步阶段,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可改善轨道车起步加速性能高达57%,并节约了61.7%的电耗;加速阶段,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可基本消除电功率冲击,并节约了50%的电耗。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电极上的SEI副反应是导致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SEI副反应建立了模拟电池容量衰减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放电倍率下的SEI膜厚度增长规律,分析了电池相对容量的衰减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结果表明:高温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SEI反应速率,但温度的升高对于SEI膜生长速度的影响是有限的。高倍率放电情况下,倍率大小对SEI膜厚度增长影响很小,低倍率放电情况下,倍率越低,SEI膜越厚。SEI膜厚度与电池相对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多支承弹性非保守耦合系统导纳功率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端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支承弹性非保守耦合系统的导纳分析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多支承点相互耦合的影响 ,研究了通过非保守耦合元件输入到弹性结构的振动功率流 ,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非保守耦合元件对结构之间功率流传递的影响 ,以及支承点相对位置改变对功率流传输的影响 ,本文提供的方法可用于一般机械隔振系统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针对具有特殊结构和特殊边界条件的带孔口型耦合板结构不易求得振动问题解析解的这一情况,将结构有限元动响应分析方程的应用推广到板壳振动功率流理论计算中,用以分析耦合板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首先建立带孔口型耦合板结构模型,应用Abaqus软件中的稳态动力学分析法对其振动功率流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结构共振频率处的传递路径图,从而能直观描述结构振源和振动能量传递形式;其次研究施加阻尼器对振动功率流传递路径及其数值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功率流的分析及阻尼器的施加,为耦合板结构的减振降噪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细颗粒悬浊液超声衰减谱与声速谱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短时傅里叶变换应用于超细颗粒两相介质中超声脉冲信号处理和时频谱联合分析,采用变声程方式,提出了一种对超细颗粒两相介质声衰减谱与声速谱同时测量的方法,并对平均粒径281nm的ZnO-H2O悬浊液超声衰减谱与声速谱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LED车灯的散热装置三维模型,并以此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了LED车灯在无任何散热装置、风扇散热、翅片散热器和翅片散热器加风扇4种情况下的热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功率型LED车灯在翅片散热器加风扇的方式下,LED车灯的热耦合满足使用要求.由此可以有效进行功率型LED车灯的散热装置设计并做LED车灯热耦合分析,为低成本高质量设计和制造LED车灯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超声波衰减法浆体质量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聪  姚骏  李斌 《仪表技术》2009,(12):43-44,47
研究基于超声波衰减原理的浆体质量浓度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幅值的衰减与浆体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对浆体质量浓度实现在线测量。设计了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现场进行了纸浆质量浓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设计的浆体质量浓度检测系统所测得的纸浆质量浓度值与实际值是基本相符的,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型膜片钳放大器真电流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片钳枝术在细胞膜兴奋性的研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膜片钳放大器主要目的是用于电压钳实验,而在电流钳实验中它有着固有的缺陷,包括电流钳位的误差和动作电位测量信号的失真和畸变,以及容易引起振荡而击死细胞。本文采用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对传统的膜片钳放大器电流钳的固有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真电流钳”改进方案,在膜片钳放大器上进行了改造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真电流钳克服了传统膜片钳放大器电流钳的缺陷,并且保持了原有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3.
较全面地叙述了接触网接头线夹应力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和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应力分析,并得出不同载荷情况下零部件的应力分布情况,为整个接触网系统的钢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可行的方法;为提高接触网系统可靠性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一种冶金机械立卷夹钳入手,对其机构简图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夹紧力计算和校核的数学公式,确定了夹紧力与机构各杆件所处位置,以及夹持物与夹钳钳口的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为夹钳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空间载荷在发射阶段的复杂动力学特性要求,并满足入轨之后的解锁分离,设计了一种爆炸螺栓驱动的包带式解锁支座,并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爆炸螺栓拧紧力矩加载分析。建立了包带与支座的接触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预紧力加载分析和轴向拉伸载荷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包带上的应力分布沿着远离夹紧区域的方向逐渐减小,同时啮合区域的摩擦因数越大,包带的最大应力越小。分析了两种故障模式及其处理措施。振动试验表明:3个方向的均方根加速度放大倍率都很小,其一阶模态全部大于200Hz,满足刚度和承载能力要求;同时该装置解锁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冲击响应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CAE分析技术,将盘式制动器钳体零件三维模型导入ANSYS环境中,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定位装夹条件对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等加工质量的影响,使得过去只能在试生产过程中才能暴露出来的工艺缺陷在工艺过程设计阶段就被及早发现和解决,优化了工艺参数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双层结构碳黑/ABS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单、双层结构碳黑/ABS复合吸波材料,并对其在8~12GHz频段内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两种结构以及不同组合双层结构的吸波效能。结果表明:双层碳黑/ABS的吸波性比单层结构有明显改善。双层结构设计参数对吸波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吸收层参数一定时,用5%碳黑/ABS作为变换层吸波效果略好;当变换层参数一定时,吸收层中碳黑含量30%,或者吸收层厚度增至6mm,双层结构的吸波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较佳的双层结构组合为:3mm厚含5%碳黑的变换层加6mm厚含30%碳黑的吸收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MS夹钳机构运动过程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olidEdge软件为基础,建立夹钳机构的三维模型,以Adams软件的动态仿真工具为平台,对导入的三维模型添加约束并施加载荷,建立其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与静力学分析进行比较,对模型在运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超材料吸波结构是近年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它通过单元结构的周期阵列排布形成吸波超材料结构,实现超材料的吸波层与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大幅提高对电磁波的吸收率,在隐形技术、通信天线及微波成像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超材料阻抗匹配原理,提出了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制备超材料吸波结构的方法,实现了一种由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单元空腔和具有优异电磁特性的蒸馏水复合组成的超材料结构的精确设计与制造,获得了在8.2~30.0 GHz电磁波频带内具有90%以上吸波率的高性能超材料吸波结构。研究表明该超材料结构还具有良好的极化无关和宽角度吸波特性。所设计制造的超材料吸波结构具有性能强、厚度薄、质量小等诸多优异的特性,为推动高性能吸波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车床轴向快速夹紧机构中,实现长距离的快速移动短距离锁紧的联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