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常规气体氮碳共渗(软氮化)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的自制稀土渗剂,研究稀土元素对软氮化过程的催渗作用,确定了稀土催渗软氮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加入,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稀土催渗软氮化2小时的渗层性能可达到或超过常规软氮化5小时渗层性能。该工艺已应用于生产中,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加入稀土催渗剂的方法对34Cr N3Mo Ai钢进行气体渗氮的工艺方法。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常规气体渗氮和稀土催渗渗氮动力学曲线、温度对层深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催渗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渗氮层表面的硬度和渗氮速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试验所取得的数据,对纯氨离子氮化、离子软氮化和稀土离子软氮化三种工艺进行了醒目的对比,稀土元素显著提高离子氮化渗速,对渗氮层具有明显的强韧化作用。对稀土作用机理提出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利用MM-2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氮化处理铁基粉末烧结材料的氮化层对其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氮化处理改善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耐磨性和磨损过程中的承载能力,离子氮化粉末冶金材料比气体氮碳共渗的粉末冶金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滑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MM-2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氮化处理铁基粉末烧结材料的氮化层对其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氮化处理改善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耐磨性和磨损过程中的承载能力,离子氮化粉末冶金材料比气体氮碳共渗的粉末冶金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滑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MM-2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氮化处理铁基粉末烧结材料的氮化层对其摩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氮化处理改善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耐磨性和磨损过程中的承载能力,离子氮化粉末冶金材料比气体氮碳共渗的粉末冶金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滑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钢在临界温度(ACl)以下,即在Fe-N共析温度530~570℃对钢件进行C-N共渗,以渗氮为主,渗碳为次的化学热处理方法。软氮化渗层并不软,硬度HV550~1100,因渗层韧性好,习惯上称为软氮化。软氮化与纯氮化比,前者因活性[C]原子起催渗作用,渗入速度高几倍,化合物渗层脆性小、韧性好,虽硬度稍低于纯氮化,但不受钢材限制,不须专门渗氮钢。与渗碳比,因温度低,时间短,变形小且有较好耐磨性、耐蚀性、抗粘结、抗咬合和抗疲劳等特性,填补了渗氮与渗碳之间的空白。软氮化在模具、工具和机械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高速钢材料进行气体软氮化最好的渗剂被认为是甲酰胺,但由于货源等问题,北京内燃机总厂试验了甲酰胺加氨气做渗剂,取得了与单一用甲酰胺进行软氮化的相同效果,同时可节省30%甲酰胺,处理时间亦可稍为缩短。  相似文献   

9.
钻杆接头材料35CrMo钢硫氮共渗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钻杆接头的使用寿命,利用离子渗氮和硫氮共渗技术在钻杆接头材料35CrMo钢表面制备了氮化层和硫氮共渗层。在油润滑条件下采用自制的球-盘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表面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了XRD研究了表面层的相结构,采用了带EDS的SEM对表面改性层和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5CrMo钢硫氮共渗层的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原始渗氮层;具有优良润滑作用的FeS固体润滑膜在高硬度氮化层的支撑下,可以有效地改善钻杆接头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磨损试验台上开展了CL60车轮表面气体软氮化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和表面磨损行为的影响研究,对比分析了车轮表面气体软氮化对轮轨表面损伤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氮化处理可使车轮表面依次形成约3μm~5μm厚均匀致密的白亮层和约20μm后的扩散层;车轮表面氮化处理后,干态下轮轨间黏着系数降低了11. 7%、水态下降低了18. 4%,但氮化处理仍可保持轮轨间较高的黏着系数,可以避免车轮打滑等现象的发生;渗氮处理不仅明显提高了车轮表面的耐磨性,而且也有效降低了钢轨试样的磨损,其磨损量分别减小了58. 05%和10. 77%。简言之,车轮渗氮处理有效降低了轮轨系统的综合磨耗,提高了车轮材料的滚动接触疲劳抗力。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实际,从而有效提高轮轨系统的服役寿命、减缓重载条件下轮轨材料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钢在临界温度(AC1)以下, 即在Fe-N共析温度530~570℃对钢件进行C—N共渗,以渗氮为主,渗碳为次的化学热处理方法。软氮化渗层并不软,硬度H V550~1100,因渗层韧性好,习惯上称为软氮化。软氮化与纯氮化比,前者因活性[C]原子起  相似文献   

12.
软氮化是低温化学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近年来,由于对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如对某些零部件(热挤压模具)除要求具有一般的机械性能外,还要求具有高的抗咬合、抗擦伤、耐腐蚀、高的耐热疲劳特性,通过软氮化处理即能满足上述要求,催渗气体软氮化的实质是在普通气体软氮化的基础上加入触媒剂,使活性的碳、氮原子同时较迅速地渗入零件表层的过程。我们厂试验成功的催渗气体软氮化工艺,实用性强,质量稳定,特别是对于型孔比较复杂的及窄孔零件均达到预期成果。一、软氮化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离子氮化技术对H13钢进行离子氮化,通过改变渗氮气压和温度得到不同成分和厚度的渗氮层,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层的组织及物相组成,借助球-盘磨损试验机对渗层在大气环境下与Al_2O_3球对磨时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层主要由ε-Fe_(2-3)N、γ′-Fe_4N和少量α-Fe、Fe_2O_3、Fe_3O_4相构成;渗氮温度为510℃时没有形成明显的渗层,渗氮温度为570℃、气压为200,300 Pa和渗氮温度为540℃、气压为100 Pa时渗层只有扩散层,而在其他条件下渗层由白亮层和扩散层组成;氮化后表面硬度为1100~1200 HV,较基体增加1倍左右;在温度为570℃、气压200 Pa制备渗层的摩擦因数比基体大幅度降低,磨痕宽度变窄,比磨损率明显降低,耐磨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速钢M2软氮化后的脆性试样渗层进行了电子探针扫描分析,发现软氮化渗层中引起脆性的脉状(网状)化合物主要是铁的碳氮化合物,研究表明,加强对高速钢软氮化工艺中碳渗剂及渗碳过程的控制,是控制其软氮化脆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液氨、乙醇为原料,氯化铵、海绵钛作催渗剂的催渗气体软氮化,是继我厂使用电解气相软氮化加蒸汽复合处理工艺于3Cr2W8V钢制压铸模多年基础上的一项节能新工艺。恢工艺具有上马快、工艺方法简便、渗速快、渗层质量好、适用性广的特点。近一年半来处理了近80副新模具,工艺质量稳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冷作模具成型压力大、应力状态复杂,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伴随过度磨损、疲劳失效等问题出现,因此在Cr12模具钢表面进行了软氮化工艺处理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有无氮化处理对材料硬度、表面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氮化处理前后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氮化处理后Cr12钢出现由白亮层(厚度约3μm)和扩散层(深度达20μm以上)组成的渗氮层,其中白亮层氮元素含量较高,而在扩散层氮元素沿深度方向呈递减分布;Cr12钢氮化前后表面平均维氏硬度由HV50=504.8提高到HV50=653.4,磨损量由42969.6 μm3减少到3068.1 μm3,表明气体软氮化处理对Cr12钢表面硬度与耐磨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氮化处理的磨损表面以磨粒磨损为主,而未氮化处理磨损表面的疲劳剥落特征显著,并伴有强烈的氧化磨损现象。  相似文献   

17.
齿轮的硬齿面热处理工艺主要有:渗碳(和碳氮共渗)、渗氮(和软氮化)及感应淬火。  相似文献   

18.
在RJJ-105井式气体渗氮炉中,对45钢试块进行氮碳共渗,渗剂为氨气和甲醇。结合软氮化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氨气供量、甲醇滴入量和氮碳共渗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使试块获得不同厚度的表层化合物层,即白亮层。结果表明,在570℃下,当氮势达到一定量以后,随着氮碳共渗时间的延长,白亮层增厚,表层显微硬度增加,但氮碳共渗时间超过4h以上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白亮层厚度无明显变化,但是表面出现明显的疏松,表层显微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高速钢刀具的氧氮碳共渗,我们过去曾称之为“氧氮化处理”是在含有水蒸汽和活性氮碳原子的气氛中,在表面同时渗入氧、氮、碳之过程。它是一种复合了蒸汽氧化和气体软氮化的新工艺。氧氮碳共渗剂是浓度为30~50%的甲酰胺水溶液,采取滴入井式炉直接热分解的供气方式。  相似文献   

20.
林键 《机电技术》2003,26(1):37-42
本文介绍了175型柴油机球铁曲轴气体氮碳共渗(气体软氮化)工艺试验的情况及对共渗工艺参数、渗层组织、性能和变形等有关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