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左旋聚乳酸(PL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80/20,质量份)共混物,研究了添加1质量份扩链剂ADR和1质量份成核剂LAK对PL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力学性能、流变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扩链剂ADR后,PLLA/PBAT共混物的结晶度下降,但韧性和冲击强度提高,PLLA与PBAT之间的相容性得到改善;进一步加入成核剂LAK后,共混物的结晶度显著上升,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下降,但共混物仍具有较好的韧性;扩链剂ADR改善了共混物的成型加工性能和耐热性,进一步加入成核剂LAK后改善效果略有下降;同时加入扩链剂ADR和成核剂LAK后,PLLA/PBAT共混物同时具备高结晶度和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宏  于杰  罗筑  何力 《现代机械》2004,(4):73-76
根据相容性理论 ,自制了几种PC与PBT的相容剂 ,讨论了相容剂对PC/PBT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加入相容剂改善了PBT与PC两相间的相容性 ,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 ,PBT与PC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促进了PBT/P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废胶粉(WRP)与塑料共混制备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WRP的种类、粒径、含量以及界面增容方法对WRP/塑料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出提高WRP与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是制备具有优异性能共混物的关键;最后,针对WRP在塑料共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橡塑机械时代》2012,(12):51-52
CM/EVM共混物相态、相容牲及硫化体系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不同配比下CM/EVM共混胶形态结构、相容性及共混硫化胶的硫化体系。结果表明:CM/EVM共混胶的相态结构与共混比有关,在共混比为50/50P~发生相转变。CM/EVM共混物均具有一个Tg,且介于上述两种纯胶配方的Tg之间,玻璃化转变的区域范围及程度因配方中两组分的比例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机械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械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醚酮(TPI/PEEK)共混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热性能,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共混物的形态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指数随PEEK含量的降低和熔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共混物为不相容体系;随TPI含量的减少,共混体系中PEEK的结晶温度和熔点分别升高,而结晶度降低,X射线衍射的结晶峰越来越明显,峰面积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DSC、X射线衍射、TGA和FT-IR对稳态与动态条件下加工的TPE试样的结晶行为、热性能、相容性及其形态结构进行了测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提高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的融熔温度和制品的耐热性能,结晶组分PP的结晶度降低。振动力场强化了EPDM与PP两相间的结合,使得大分子链段发生断裂和分解所需温度增大,提高了TPE的热稳定性能。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升高,最大失重率减小,振动力场对EPDM与PP两相之间大分子链段的相互渗透与缠结作用增强,EPDM与PP非晶区的相容性提高,从而改善了TPE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HDPE/nano-CaCO_3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利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表面处理剂硬脂酸处理的纳米级CaCO_3粉体在基体HDPE中的均匀分散性和相容性得到改善;在HDPE/纳米CaCO_3(S)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容剂后使得纳米CaCO_3粉体与基体的相容性进一步改善,共混体系 HDPE/纳米CaCO_3的综合性能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热塑性酚醛树脂(HY-2045)在未添加催化剂时实现了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废旧轮胎胶粉(GTR)共混物的原位反应性增容, 并研究了其对共混物的微观形貌、 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 共混物橡塑界面处有大量的纤维状物质同时嵌入到基体相和分散相中, 使得共混物的界面强度得到显著增加, 从而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差式扫描热量(DSC)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 原位增容后的共混物的结晶度显著降低, 致使其明显的拉伸屈服现象消失. 由于反应型增容剂DCP和HY-2045使得共混物在界面处形成化学交联, 尽管其结晶度有所降低, 但是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还是得到了显著的增加. 另外,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增容后的HDPE/GTR共混物中GTR相的玻璃化转变峰变宽, 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热塑性酚醛树脂(HY-2045)在未添加催化剂时实现了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废旧轮胎胶粉(GTR)共混物的原位反应性增容,并研究了其对共混物的微观形貌、应力-应变曲线、动态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共混物橡塑界面处有大量的纤维状物质同时嵌入到基体相和分散相中,使得共混物的界面强度得到显著增加,从而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差式扫描热量(DSC)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原位增容后的共混物的结晶度显著降低,致使其明显的拉伸屈服现象消失。由于反应型增容剂DCP和HY-2045使得共混物在界面处形成化学交联,尽管其结晶度有所降低,但是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还是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另外,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增容后的HDPE/GTR共混物中GTR相的玻璃化转变峰变宽,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分散相不同形态结构对共混物的力学及摩擦学行为的影响,以PBT/HDPE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挤出过程的拉伸牵引作用制备分散相为纤维结构的共混物;通过控制注射成型温度,调控PBT分散相的不同形态结构,研究其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抗磨损机制;通过在分散相中加入润滑粒子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探讨MWCNTs的分散形态对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塑温度为200℃时,PBT分散相主要呈纤维状,MWCNTs主要分布在PBT中;注塑温度为240℃时,PBT呈球状分散在HDPE中,部分MWCNTs迁移至相界面,部分埋入HDPE基体。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分散相为纤维状的PBT/HDPE共混物比分散相为球状时的拉伸强度高,MWCNTs的加入显著提升了共混物的断裂拉伸率。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MWCNTs/PBT/HDPE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与PBT形态结构紧密相关,且受摩擦磨损条件影响;低载荷低转速下MWCNTs的存在恶化了球状分散相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只有高载荷或高转速下MWCNTs脱离PBT后,MWCNTs才能发挥其润滑减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苯乙烯一马来酸酐共聚@(SMA)D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PA6/ABS共混物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BS为基体时,加入增容剂SMA后,PA6分散相尺寸变小且均匀地分散于ABS中,显著改善了共混物的冲击、拉伸性能;当以ABS为基体、PA6为分散相时,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强烈地受共混工艺的影响,SMA先与ABS共混,再与PA6共混,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最小,力学性能最好;当以PA6为基体、ABS为分散相时,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共混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玻璃纤维PVC材料的韧性,对PVC/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璃纤维、弹性体POE-MAH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POE-MAH、玻璃纤维和PVC共混改性的方法,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PVC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橡胶密封材料,开展三元乙丙橡胶/溴化丁基橡胶(EPDM/BIIR)共混研究,通过体系优选、配方设计与工艺优化制备EPDM/BIIR并用胶,研究其气体阻隔性、耐老化性、相关力学性能与共混比的关系,并与同类产品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EPDM与BIIR共混相容性、共硫化性良好,最佳共混比为70∶30;并用胶耐老化性与同类产品相当,气密性、抗压缩永久变形性优于其他同类产品;二者并用实现了性能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31日国内首套2万t/a热塑橡胶SEPS(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工业化装置在巴陵石化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巴陵石化成为全球第三家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工业化生产SEPS的企业,填补我国SEPS产品研发生产的空白。2012年,巴陵石化和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年产2万t新型热塑橡胶——SEPS生产成套技术工艺包。2014年,巴陵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参与的"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成套技术开发"项目被列为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添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对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进行减摩改性,研究了UHMWPE和相容剂PE-g-MAH加入量对共混体系摩擦因数、表面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UHMWPE加入量的增多,共混体系的摩擦因数、表面能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弹性模量则不断增大,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PE-g-MAH加入量的增多,共混体系的摩擦因数不断降低,而表面能先逐渐升高后趋于平缓,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弹性模量不断增大;当共混体系配比为w(MPU)∶w(PE-g-MAH)∶w(DCP)∶w(UHMWPE)=100∶8∶0.05∶15时,共混体系的改性效果最好,摩擦因数达到最低且拉伸性能保持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朱红  罗筑  姜岩世  于杰  郭建兵 《现代机械》2007,(1):58-59,94
分别用对甲苯磺酸(TsOH)与钛酸酯偶联剂作为Nylon-6与PET酯-酰胺交换反应的催化剂,以达到原位增容Nylon-6/PET共混物的目的,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形态,SEM观察表明这两种催化剂都具有增容作用。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Nylon-6与PET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7.
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丙烯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探讨了聚丙烯与不同牌号(型别)的三元乙丙弹性体共混后的性能及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按所选定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三元乙丙橡胶的适当含量可以制成具有优良冲击强度和均衡力学性能的共混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共混母胶法制备了纳米石墨/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并将其与采用传统机械共混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液共混母胶法可使纳米石墨更加均匀地分散在HNBR基体中;与传统机械共混法相比,用溶液共混母胶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更优,最大综合扭矩、弹性模量、交联程度、硫化速率分别提高了35%,44%,32%,46%,但该工艺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球滚接触疲劳法评定不同界面共混工艺所制CrN镀层膜基结合强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氨离子轰击能量从10keV、20keV提高到40keV,静反冲共混界面结合强度相应增大,而动反冲共混界面结合强度则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较低能量(10keV、20keV)氨离子动态共混界面具有比其它共混界面更理想的膜基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0.
对聚砜(PSU)/聚碳酸酯(PC)/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共混体系的流变性及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U/TLCP=95/5、PSU/PC=70/30、PSU/PC/TLCP=66.5/28.5/5三种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均比PSU的表观粘度低很多,且PSU/PC/TLCP共混物的表观粘度也较PSU/PC的有所下降。形态研究表明,PSU与PC、TLCP具有部分相容性,TLCP以不规则的颗粒状分散在PSU/PC基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