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检测污泥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有机酸(如乙酸)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工艺中的主要产物。传统的方法只能测定样品中脂肪酸的总含量,而不能测出单种酸的含量。本方法将离子色谱技术应用于污泥挥发性脂肪酸中甲酸和乙酸的分别单独测定。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证明,离子色谱技术完全可以用于消化污泥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检测,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自动分析仪测定NR中氮含量,结果表明,自动分析仪测定NR中的氮含量,结果与凯氏法(国标方法)测定结果基本相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自动分析仪法测定氮含量缩短了消化时间,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简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材中的砷、汞、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测定五种中药材中痕量的砷、汞、铅,建立了一种聚四氟乙烯消化罐梯度升温消解样品的方法,采用蒸气发生与原子荧光法联用技术进行测定。测得砷、汞、铅的回收率分别为94.5%、106.6%、106.0%。该方法完全可以用于中药材中砷、汞、铅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运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高温镍基合金中含钼量的测定。介绍了钼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同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及在测定中样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回收率均在97.0%-100.0%范围内,适用于高温镍基合金中钼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FAAS法分析中,样品预处理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比较了三种样品消化方式,即传统酸消化法、灰化法及微波消化法。传统的消化方式因其过程长、速度慢、效率低,而且被测元素易受到损失及易污染等不足。而微波是一种非常快捷、省时、省试剂和无污染的消化方式。通过对标准物质贻贝中的铜、锌、铁的测定结果证明微波消化方式比传统的消化方式优点多。  相似文献   

6.
对微波消解-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玩具、铅笔中As、Ba、Cd、Cr、Hg、Pb、Sb、Se八种有害元素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不同样品确定了不同的酸消解体系,并对微波消化条件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八种元素的精密度介于0.22%-3.34%之间,回收率为86.0%-107.0%。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圆白菜标准物质中铅、镉、砷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湿法消化和微波消解两种前处理方法,消解样品后对其进行了ICP-MS分析,在线内标溶液校正仪器的信号漂移,通过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对元素铅、镉、砷的测定结果分析显示,两种前处理方式测定值均在参考值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对标准偏差在0.41%~4.0%之间,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湿法消化和微波消解两种前处理方式均可做为ICP-MS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建立了利用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了啤酒中的锌、钙、镁金属元素含量。用标准曲线测定。对非完全消化法样品处理条件、干扰、试液的物理性质与其空白溶液的一致性、检出限及特征浓度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9%。  相似文献   

9.
微波技术在生物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波溶样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极有前途的溶样技术。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溶样,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国外多种生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全分析,进行了消化条件的选择,并利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潞党参GBW09501和贻贝GBW08571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其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较好,表明高压微波消化法具有消解完全、迅速、结果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应用于测定动物饲料中的微量铜和锌,对试验条件,悬浮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试验测定铜、锌的精密度(RSD)分别为3.9%、4.5%,检出限分别为0.01μg/mL、0.027μg/mL。测定结果与消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分别为2.2%、2.6%,t检验表明两种样品处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典型工艺路线发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从工艺数据中提取工艺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聚类分析法获取典型工艺路线的方法,建立了以矩阵表达工艺路线数据的数学模型。在工序编码的基础上,应用曼哈坦距离计算工序间的相似度。应用欧氏距离计算工艺路线间的相似度,并以相异度矩阵表示工艺路线的相异度。通过平均距离法计算工艺路线簇间的距离,并应用凝聚的层次聚类法进行工艺路线聚类。最后,通过工艺路线聚类粒度的确定方法确定聚类结果,并以轴套类零件典型工艺路线发现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的制造工艺资源建模与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表达制造工艺资源特征层次结构、分类结构及资源对象关系,采用面向对象与特征建模技术构建了制造工艺资源特征模型,用特征映射技术描述零件结构特征与加工特征、加工特征与加工方法特征、加工方法与制造工艺资源特征的映射关系和模糊决策方法。研究了用工序特征描述工艺设计过程所对应的资源特征的集,并以形式化表示,提出了从制造工艺资源数据库中检索工序资源特征,以特征参数的相似性计算来检索与工序匹配的资源特征的检索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艺设计中制造工艺资源特征与工序特征的匹配。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程研究中过程模型描述不完整、缺乏有效的改进评价支持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仿真评价的产品开发过程改进技术.在该技术中,建立了结合矩阵结构与图形化结构的双层过程模型作为改进研究的支持模型,研究了基于模型的过程迭代改进方法.在过程仿真研究基础上,采用相对评价模式建立过程改进的仿真评价模型.结合改进与评价技术,提出了支持过程持续改进的改进模式与策略,通过多次循环改进与评价,剔除无效的过程重组环节,实现了过程改进的可控性.根据理论框架开发出过程改进原型系统,并以液压减振器开发过程为例进行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进了开发过程,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物料管理中满足在制品物料管理的需求,在分析描述物料工艺状态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物料工艺状态描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物料工艺状态矢量和物料工艺状态值,并设计了相关的应用算法,制订了相关的应用规则。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物料、尤其是在制品的管理问题,而且与传统的物料工艺状态描述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数据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路  王放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20):2804-2809
针对外星轮热挤压过程模具负载大、填充性能波动的问题, 对关键的模具结构参数(入口斜度,根部圆角,模口圆角)及核心工艺参数(挤压速度,摩擦因数,坯料初始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模具硬度)开展联合优化,以期获得负载和填充性能的平衡。首先应用部分析因试验设计,针对最大成形载荷和填充能力进行主参数效应筛选,对得到的关键因子进行拉丁超立方抽样并对样本点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关键因子为变量、有限元模拟结果为响应,分别建立最大成形载荷和填充能力的径向基函数近似模型。基于上述近似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所得近似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得到优化的关键结构和工艺参数组合,并通过仿真和生产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虚拟制造中无加工对象数据的加工过程仿真,提出适用于离散无规则边界测量数据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方法,以重构加工对象曲面,阐述了径向基函数网络曲面重构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径向基函数网络宽度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径向基函数网络曲面重构函数的具体实现过程,计算了重构的误差.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曲面拟合方法相比较,得出该方法的重构精度高,改进了传统曲面拟合在处理非均匀截面数据点时曲面形状的失真和运算的不稳定现象,从而显示了径向基函数网络重构曲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反映产品装配的装配过程模型是装配仿真和装配评价的基础,基于单向顺序装配任务链的装配过程模型不能描述装配任务的层次结构和并行特性。简要分析了装配过程建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产品层次信息模型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了装配任务的详细描述。基于装配任务的层次关系,提出了基于层次结构的装配任务集链来描述装配过程的方法。采用嵌套表技术,实现了基于层次结构的装配任务集链的存储与访问。采用层次结构的装配任务集链,给出了一个基于装配任务集的装配过程模型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吴文斌  张贵虎 《机械制造》2020,58(4):84-86,100
生产系统复杂多变,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多变性和不均衡性。对此,实际生产中需要实现生产工艺多方案并行与快速转换。分析了生产过程变化因素,介绍了主工艺+子工艺这一生产工艺多方案并行与快速转换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面向产品全牛命周期的设计质量评估,有效支持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开发,研究了设计质量评估体系模型的层次结构及其构建方法,提出了质量目标层、质量指标层、质量特征层3层评估体系模型,以及各层次相关指标的描述方法;应用质量工具方法和基于案例的智能支持方法等,构建了评估体系模型的过程模型,将评估体系模型的构建过程分为2个阶段:评估体系模型的配置过程及评估体系模型的优化确认过程。将质量功能配置加以改进,应用于评估体系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艺演化过程中工艺信息的动态性、多样性及关联性,以工艺过程为载体,构建了工艺信息的一体化表达模型。首先建立了一种喷泉式的工艺演化模型,从宏观上论述了工艺演化模式及演化关系。通过演化过程信息形态及关联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工艺过程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标签-对象”的映射方式,将资源、经验知识、管理信息“标注”在工艺过程上面,建立了各类信息与工艺过程的可扩展性关联。最后以实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在信息建模及原型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