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秀荣  金贵善 《哈尔滨轴承》2009,30(3):33-33,40
将加工小型球轴承外沟的HZM205全自动内圆磨床改为3MZ208全自动内圆磨床,用于加工大型球轴承内径,此类轴承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改造后的磨床,由于应用了精度较高的步进电机、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提高了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
带滚珠丝杠副的直线导轨结合部动态刚度特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借助弹性力学中的赫兹接触理论,分析计算直线滚动导轨的线刚度、滚珠丝杠副和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刚度,建立带滚珠丝杠副的机床直线导轨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理论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以一款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带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结合部动态刚度,着重讨论工作载荷对结合部动态刚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分析含结合部动态参数的加工中心整机动态特性。研究结果不仅突破了目前机床直线导轨结合部刚度模型不考虑滚珠丝杠副之缺陷,而且与传统的参数识别法和有限元法相比,具有物理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结合部刚度特性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加工性能和振动等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建模中结合部刚度难以确定的问题,以自行设计制造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村允效法计算进给系统固定结合部的刚度;根据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和轴承结合部的共同特点,提出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进给系统滚动结合部刚度计算方法,建立进给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对进给系统进行理论和试验模态分析,通过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滚动结合部刚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根据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着重分析工作台的质量和位置、滚珠丝杠副的刚度、滚动导轨副的刚度和轴承的刚度等参数对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为机床滚动结合部刚度的识别提供了参考,研究结论为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改进设计和动态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型数控龙门平面磨床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床的动态特性影响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本文建立了某大型数控龙门平面磨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动力学分析,得到该磨床的各阶模态参数,分析了各阶振型对机床动态特性影响,为大型数控龙门平面磨床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滚珠丝杠的动态特性严重影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工作性能,为了能够准确识别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基于滚珠丝杠副动态特性参数识别的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参数识别的主要因素,搭建滚珠丝杠动态特性参数识别试验测试装置,并根据有限元软件对测试装置试验台分析的结果,通过调整试验台筋板布置的密度和厚度,对试验台进行了结构优化,满足滚珠丝杠副动态特性参数识别测试装置的设计要求,有助于提高滚珠丝杠副动态特性参数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其动态特性与运动精度紧密相关,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有重要影响。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为探究工件质量及放置位置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集中质量法构建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模型精确度。基于所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工件质量及放置位置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构建了其响应面,结果显示,随着工件质量的增加,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固有频率降低;工件位置离工作台重心越近,对系统固有频率影响越小。结果可用于实际加工过程中,指导工件的在工作台面的放置位置选择。  相似文献   

7.
建立滚动直线导轨副有限元模型,通过时域分析分别研究导轨副中滚珠材料、导轨材料、滑块材料、滚珠数目、滑块肋板厚度对滚动直线导轨副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使滚动直线导轨副变形和应力达到最小,应该选择最优的材料参数,最优的滚珠数目以及选择最优的肋板厚度。本研究可为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有利于设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均杰  吴宗彦 《轴承》2004,(10):26-28
通过分析数控磨床进给滚珠丝杠刚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选用滚动体数目多且增大接触角的大刚度丝杠专用轴承;应用大直径螺栓并严控制其伸出长度;预紧螺母预紧力约为最大轴向载荷的1/3等改进磨床进给伺服机构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滚珠丝杠副系统的零件装配模型,并通过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立的滚珠丝杠副装配模型进行静力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螺母和滚珠丝杠副整机的等效应力图和等效应变图。结果表明,滚珠丝杠副的等效应力主要在于滚珠与滚道接触区域,且滚珠与滚道间的接触区域呈椭圆状分布,接触应变值由中心向外逐渐变小,符合赫兹接触理论。仿真结果证实了所建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滚珠丝杠副更好地向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为其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于超长数控滚珠丝杠磨床砂轮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砂轮架系统的物理模型,以及对于磨床丝杠结构进行改进后如何有效解决了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工具技术》2021,55(8)
为提高孔、套筒类零件的加工精度、数控内圆复合磨床的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明确各误差参数对磨削精度的影响程度,针对某型号的数控内圆复合磨床进行误差分析。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该磨床的拓扑结构,通过计算得到相应的几何误差模型,并对各误差参数进行求导,得到各自的灵敏度表达式,代入磨床结构参数以及检测得到的误差参数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可确定各误差参数的灵敏度系数,对灵敏度系数进行排列,并对前几项系数较大的误差进行补偿,为后期的机床加工精度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引言直线导轨副、滚珠丝杠副等运动部件是现代数控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它们的精度和寿命直接影响着整个机床的精度和寿命。给直线导轨副、滚珠丝杠副等运动部件良好的润滑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1)减少各运动部件的摩擦,降低磨损,防止零件表面烧伤。(2)在滚动面形成油膜层,缓和滚动面应力,降低滚动面疲劳损伤。(3)可避免空气、灰尘等杂物与零件直接接触,防止零件生锈和划伤。润滑系统已是现代数控机床不可缺少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润滑系统是设计数控机床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齿轮、轴类零件(或类似零件)的内圆、外圆及端面的加工,介绍了该磨床的规格参数和研制过程,分析了机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可配置工业机器人自动上下料,实现自动生产线中的无人操作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新型数控内圆复合磨床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数控精密磨削机床中的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杆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磨床的加工特点。应用结果表明效果较好,对于数控精密磨床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超长数控滚珠丝杠磨床砂轮振动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砂轮架系统抽象成物理模型,对超长数控滚珠丝杠磨床磨削过程中砂轮产生振动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重新设计改进磨床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砂轮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国内外的滚珠丝杠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滚珠丝杠系统的热特性建模与分析研究。利用Pro/E软件得到滚珠丝杠的CAD模型,并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通过热分析与结构分析,获得高速滚珠丝杠的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滚珠丝杠的热变形及热应变,确定滚珠丝杠的热位移,从而为滚珠丝杠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和2005年,全国数控设备用户委员会连续测评了13家数控产品生产企业(含配套企业)近年生产并投入使用的数控产品,包括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立式车床、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编码器、电器件、液压件、滚珠丝杠、滚动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用精密轴承、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限元法进行高精度数控轴承内圆磨床动态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分析揭示了床身为整机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抗扭刚度有待提高。提出5种米字型筋板的结构布局,对比分析得到动态特性优良的床身设计方案,改进后的整机可大幅度提高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9.
SK7450×9000数控丝杠磨床主要用于超长精密滚珠丝杠外圆和滚道的磨削,它从工艺装备上解决了国内外7m以上滚珠丝杠精磨外圆和滚道时需二次装夹和对接磨削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该机床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思路,对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如:多功能设计、整机热平衡技术、滚柱导轨和阻尼滑块的应用技术和新型数控金刚滚轮砂轮修整装置设计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了数控超长滚珠丝杠磨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在工信部网站上发布了《装备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年)》,涉及领域分为高速、精密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高精度数控磨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成型砂轮齿轮磨床,数控强力旋压机,大型多工位伺服压机,精冲自动压力机,全自动冲压线,中高档数控系统及伺服驱动装置,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数控回转工作台,数控刀架,高速数控机床用新型工具系统,高效切削刀具,高速高效精密磨具20个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