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微电网为包括水力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可靠的并网与管理平台,其优化运行是一门重要课题。基于机会成本概念,以当前时段水力发电的最大化机会成本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建立水力发电功率的成本效益模型作为优化运行模型的基础。接着以经济运行成本和环境折算成本建立模型目标函数,计及功率平衡约束,分布式发电运行约束,储能运行约束等必要约束条件建立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最后基于萤火虫算法设计所建立模型的求解流程。最后通过设置离网模式和并网模式分别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制定系统优化运行计划并进行指标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入网(V2G)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实用价值。对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系统能量传输方向的相角差和影响传输效率的电压比展开了分析;进一步提出在次级侧与主功率线圈同轴安装探测线圈的方法对上述两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给出了参数的获取方法,并设计了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微机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和交流采样校验仪的检测具有检测过程复杂、检测精度要求高、常规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和交流采样变送器校验仪的检定进行研究和开发。首先对检定系统的组成及原理进行了设计开发,通过与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交流采样变送器校验仪及高精度交直流表的通信完成整个闭环系统的理论实现,通过对高精度交直流表、自动切换装置、自动调节负载等硬件模块的架构来完成智能检定系统硬件平台的开发。软件平台通过二次开发平台完成针对不同测试项的测试方案及测试报告的编辑设计,通过测试仪驱动模块完成模拟量电压、电流的输出以及与高精度表通信完成测量量的读取,智能完成测量误差的计算、测试报告的生成,实现了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和交流采样变送器校验仪的智能检定。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把工作效率提高数十倍,解决了送检效率低和送检时间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子群优化神经网络(PSO-BP)提出更适合配电网故障选线与测距算法,使配电网线路得到更好的优化。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开展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以及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谐波分析,得到影响选线及测距的因素,进一步提出PSO-BP网络改进算法,通过分析BP算法的结构模型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2种算法,得出改进PSO优化BP的算法流程,明确基于改进PSO-BP网络的配电网故障选与测距的操作方法,从而更好的为配电网故障的定位选线是以测距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高比例接入,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已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配电网故障形态。在5G通信不断兴起的背景下,性能完备的电流相量差动保护在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阔,可不再受制于光纤铺设等附加的高额费用。但是,一旦出现5G通信信号失去同步甚至中断的极端情况,电流相量差动保护将无法正常工作。对此,针对5G通信异常场景,提出一套有源配电网综合快速保护方案,即适应5G通信失去同步但未中断场景的电流幅值差动保护判据、适应5G通信完全中断场景的相继速动保护判据,通过实时监测信道环境实现判据自适应切换。在PSCAD/EMTDC中搭建10 kV有源配电网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判据在不同故障场景下均能可靠动作。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装置的测试是现场调试的重点,目前现场针对间隔层装置的调试主要侧重于单装置的测试,不能真实反映间隔层装置间的互联互通关系。重点研究了间隔层装置间的互联配合测试,根据间隔层保护、测控、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装置的功能特点探讨总结了针对GOOSE报文联闭锁测试、纵联通道联闭锁测试、单间隔联调黑盒测试三类互联测试的原理;基于测试原理及需求,设计了专门的间隔互联智能测试仪硬件、间隔互联自动测试软件系统,并研究了对于不同测试原理的测试模板智能生成技术。通过对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装置互联自动测试技术的研究,现场调试更真实地反应了间隔层装置的互联关系,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调试的质量,降低了电网的安全隐患,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测试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