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轻工业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为了初步探讨乳酸菌的黏附机制,对15株乳酸菌的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以及体外黏附Caco-2细胞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筛选出高黏附性乳酸菌菌株。采用化学试剂和酶处理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细胞壁表面成分,再经过cFDA-SE荧光标记后,测定其对Caco-2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分析影响黏附的主要黏附素。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最高,为12.73%;不同乳酸菌之间的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以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存在差异;经高碘酸钠、苯酚、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尤其是氯化锂和热处理,能显著降低KLDS 1.0901的黏附性(p<0.05)。表明KLDS 1.0901对Caco-2细胞的黏附可能是以表层蛋白为主的多种黏附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粘附肠道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乳酸菌因对人体健康功能的促进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普遍将乳酸菌的粘附能力作为评价乳酸菌益生性的首要指标。乳酸菌对肠道上皮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组分的粘附会引起机体产生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从乳酸菌的黏附素和宿主受体的相互作用阐述乳酸菌的粘附机制以及影响其粘附能力的内、外因。归纳目前国内外有关评价乳酸菌粘附特性的方法,以期为乳酸菌粘附特性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发生低频振荡时,通常采用机电暂态模型来分析与计算,网络使用准稳态模型,潮流关系满足代数方程。但对于其次同步振荡或者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宽频振荡时,通常采用电磁暂态模型来分析与计算,网络使用动态模型,潮流关系满足微分方程。文中针对电力系统小扰动失稳后的一般化统一振荡形式,建立以传统电力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和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源型变换器为代表的发电设备外部特性的统一描述形式。推导动态和静态网络描述的功率特性方程,建立功率与振荡频率依赖关系的物理图像,发现其可被划分为低频区(10Hz以下)、谐振区(10~200Hz)和高频区(200Hz以上),证明了低频振荡时静态网络描述的适用性,而对于次同步振荡和高频振荡,网络则须使用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推导结果在两机系统和多机系统中得到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锁相控制的并网变换器由于系统由控制主导、强非线性、强耦合的特性,在大扰动后,系统失稳特征难以辨识。为此,该文对电磁时间尺度下锁相环型并网变换器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主导失稳变量及特征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所建模型,基于各状态变量等效时间常数的值以确定主导失稳状态变量为锁相环相角θpll;并将所建模型与同步机五阶模型比较,机理化地揭示并网变换器快慢时间尺度分离的暂态特性;然后,针对并网变换器在故障过程中存在多摆失稳的现象进行机理性解释,得到该现象由端电压控制环路引入的负阻尼所引起,其与同步机多机系统多摆失稳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验证所提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乳酸杆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微生态平衡很重要的益生菌,广泛分布在人体的胃肠道和生殖道中,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乳酸杆菌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杆菌对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乳酸杆菌通过抑制致癌物质生成、激活体液免疫、激活细胞免疫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乳酸杆菌在抗肿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随着乳酸杆菌在抗肿瘤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生物技术防治肿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植物乳杆菌KLDS 1.0318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酸耐胆盐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的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生长曲线,pH计测定其产酸能力,平板计数法测定该菌株在酸性及高胆盐环境作用后的活菌数及存活率。采用CCK-8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植物乳杆菌KLDS 1.0318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采用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法评估不同剂量的植物乳杆菌KLDS 1.0318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植物乳杆菌KLDS 1.0318在4 h后进入对数期,12 h后达到稳定期。其产酸能力较强,pH在12 h后降至4.16。菌株在pH为2.5、3.5条件下培养至3 h时,其存活率分别为91.20%、97.50%,在胆盐质量浓度分别为0.3、0.5 g/100 mL的培养基中作用4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95.40%、87.76%。一定剂量的植物乳杆菌KLDS 1.0318能够促进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植物乳杆菌KLDS 1.0318生长较快,具有较强的产酸、耐酸、耐胆盐能力,并具有潜在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外实验探究了嗜酸乳杆菌KLDS1.0901的浓度、生长阶段、表层蛋白对其黏附Caco-2细胞能力的影响。将未处理、去除表层蛋白和热致死的KLDS1.0901采用荧光标记灌胃给小鼠,取不同部位的肠黏膜,进行流式细胞检测。通过透射电镜和SDS-PAGE对表层蛋白粗品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KLDS1.0901黏附率增大直至浓度为108 CFU/mL黏附率达到饱和。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末期时,黏附特性更优。Caco-2单细胞层与KLDS1.0901表层蛋白共同孵育1 h黏附量显著下降(p<0.05),且加入的表层蛋白浓度越高,对其黏附抑制作用越强。未处理的KLDS1.0901细胞壁外围包裹着表层结构,但除去表层蛋白后表层结构即消失。表层蛋白粗品中表层蛋白含量约为15.6%,分子量在43 kDa左右。综上,嗜酸乳杆菌KLDS1.0901含有丰富的表层蛋白,且能较好的黏附于小鼠肠道,具有益生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在发酵酸奶过程中对酸奶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开发出一种抗氧化活性强的酸奶发酵剂。通过选取嗜热链球菌S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0207发酵酸奶以及向其中加入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共同发酵制备酸奶,评价其产酸性能、活菌数含量,并分析所发酵酸奶的质构特性、乙醛和双乙酰产量,进行感官评价,最后对制备酸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索和研究,进而比较研究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对发酵酸奶的发酵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用嗜热链球菌S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0207及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共同发酵的酸奶产酸速度快,5 h基本凝乳,与未添加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发酵的酸奶相比,其中乳酸菌的活菌数为3.55×10~8CFU/g、风味物质乙醛的含量为22.8μg/mL、双乙酰含量为7.5μg/mL,以及感官评分为86分,仅次于3号汉森发酵剂。与3号汉森发酵剂相比,添加KLDS 1.0901的2号发酵剂在清除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面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9.
洪镇堃  占萌 《电力自动化设备》2023,43(9):27-32,54.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在强弱电网下均存在稳定性问题,但这2类稳定性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清晰。为此,基于分岔理论揭示了这2类稳定性问题之间的非线性动力学关系和过渡过程的物理图像。首先根据所建模型,对这2类稳定性问题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岔分析,得出系统在弱电网下会发生鞍结点分岔,在强电网下会依次发生霍普夫分岔、倍周期分岔并通向混沌。其次基于时间尺度理论进行模型降阶,然后通过小扰动和大扰动分析确定端电压控制是导致强弱电网下系统动力学行为差异的关键因素。之后运用复转矩法进一步揭示了端电压控制会导致系统在强弱电网下分别因阻尼转矩不足和同步转矩不足而失稳。最后通过多机仿真证实了多机系统也存在类似的强电网失稳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