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和所在国家与地区的用电量成正向变化的关系,这就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障供电质量才能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实际中,电力系统通常是处于高速的运转之中,电力系统出现各种故障在所难免,尤其是对于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而言,必须保障其稳定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本文主要针对在高压试验中变压器试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电力系统持续稳定供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当前变电站规模的扩大,接地网的面积增大,电力系统中数字化、智能化电子设备的普遍应用,其对地网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更严格.对于大型地网,其安全可靠性的评估不能再片面强调接地阻抗唯一性,而应对接地网的场区电位梯度、跨步电压、接触电压、电气完整性等参数特性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输电网中,大部分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一次设备,以及保护、测量、控制等二次设备皆安装主变电站中,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我国现在电网还大部分是常规性电网和常规变电站,现在我国对智能电网越来越重视,已经开始建设智能变电站了,通过对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各个方面的比较,对以后设计、施工、管理、远行维护都有极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与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供电系统的运行中,可能由于运行维护不当,安装和设计不合理,质检质量不合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常常会发生短路故障或非正常运转.这些事故的发生通常会有很大的短路电流,使系统中的电压大幅度降低,甚至有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有时更会烧坏电气设备,还有可能产生的热量造成电气设备绝缘损伤,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有时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瘫痪,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感器技术,以高速通信网络的方式实现二次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取代了传统物理光纤通信的方式。当站内出现继电保护遥控信号逻辑控制故障时,难以确定故障原因及具体故障位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智能变电站遥控信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遥控信息通信链路数据模型,预置各节点数据,同时采集遥控信息通信链路中各节点实际数据值,根据两者数据差异情况实现遥控信息故障诊断定位。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具备多种优势和特点而广泛应用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在电网继电保护、监控及调度自动化方面光纤通信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光纤通信系统对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而智能化变电站中所有装置的通讯都建立在光纤通讯的基础上,因此分析光纤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继电保护现场测试时间、测试效率和质量要求逐步提高的问题,研究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及管控技术。根据不同厂家、类型继电保护测试任务分析预制测试元件库,针对不同作业场景,通过测试元件灵活组态的方式形成测试模板,实例测试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保护正确动作至关重要,保护设备的测试和检验是保障保护正确动作的必要条件。随着智能变电站大量投运,设备规模增长与专业人员数量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高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局限于单体测试,对于跨间隔的智能设备只能分批、逐一测试,缺乏对母线、主变多间隔一体化系统性测试的手段。提出基于5G空口授时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测试方法,构建基于云边协同的跨间隔、多智能设备、异域纵联等时空同步性一体化测试体系,采用5G通信技术,打通单体设备测试孤岛;通过5G空口授时,确保智能变电站一体化测试设备的时间同步性,以及通过端设备信号采集与输出、边设备多协议接入、云端统一管理,实现变电站管理者、测试者、测试专家库等优质资源的价值整合,提高测试全面性、针对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