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67篇
综合类   15篇
能源动力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量新能源设备与负荷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直流微电网,导致多变流器直流微电网(MCDCM)的小干扰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且使用传统阻抗比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MCDCM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变流器端口的阻抗特性,建立MCDCM的阻抗网络模型与具有开环稳定特性的负反馈系统,并将阻抗网络模型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判别与设计.一个包含6个变流器的MCDCM的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MCDCM稳定性判别与设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设计过程中,需要实时检测谐波指令电流,基于锁相环倍频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硬件锁相环的同步采样方法,即锁相环倍频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锁相环电路能实现实时跟踪,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氢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制氢直接耦合系统灵活性低,不能大规模应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阵列系统下的动态调节优化策略。基于光伏-电解槽双阵列复杂模型,深入分析电解水装置自身工作特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光伏最大功率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从光伏阵列以及电解槽阵列的I-U特性曲线匹配角度揭示直接耦合系统工作点的运行机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保障高效率消纳光伏能量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产氢速率,对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和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PT)中传输效率对耦合系数、负载变化敏感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断续电流模式(DCM)有源阻抗匹配网络的最大效率跟踪方法。首先,分析不同DCDC变换器输入阻抗表达式,证明了DCM模式Buck-Boost变换电路阻抗匹配的优越性。其次,给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系数辨识的最大效率跟踪控制策略,无需负载实时监测及进一步跟踪控制,即可在较大负载变化范围内使系统传输效率实现最大化并保持稳定;耦合系数变化时,系统也可根据发射接收侧电压电流信息实时辨识耦合系数并通过接收侧变换器占空比调节实现自适应最大效率跟踪。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在动态响应、提高传输效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智能电致发光(S.E.L)技术的交通标识电源输入电压低及驱动电压频率高、幅值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软开关的Boost电路与E-class电路级联的高升压比高频逆变驱动电路。利用S.E.L材料在驱动频率下高阻抗特性,采用带电流源特征的E-class变换器,实现对负载两端电压的提升。所提变换器在满足负载所需驱动频率及驱动电压时,可同时实现两级变换器的零电压导通。最后,通过一台升压比为14的样机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中线圈偏移导致功率及效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双边LCC(DS-LCC)拓扑WPT系统的改进模型。首先,对该模型进行传输特性分析,推导出不同横向偏移条件下线圈互感与传输特性间对应的函数式。其次,引入归一化方法并确定偏移后线圈匝数与耦合强度及线圈内阻的线性关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实现特定横向偏移范围内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抗偏移性的提升。最后,搭建一台100 W的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0~20 cm的横向偏移范围内系统的输出功率始终高于80 W,传输效率始终高于70%。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LCL型导抗变换器的传递参数矩阵T出发,给出了谐振时系统的输入输出特征式,详尽分析了电源频率和元件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建模,总结出系统的效率计算式以及在不同负载、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流曲线和效率曲线。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LCL型导抗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输出恒流特性,系统鲁棒性较好,能量转换过程中最大效率为98.02%。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幅相控制方式单位功率因数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的相量调节方法。根据相量间的直角三角形关系和能量转换平衡原则,建立了该系统的低频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相量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电流前馈的调节方式,即将直流侧负载电压的变化率转化为到达下一个平衡状态时相位与调制深度的附加控制量,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实验证明:控制系统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和能量的双向流动,且输出直流电压恒定可调,相电流的谐波含量非常小,系统动态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软开关三相PWM逆变器的研究和实验,针对在实验中出现谐振槽不正常的现象,分析了本软开关电路拓扑下实现软开关动作的工作原理及谐振动作时序,阐述了PWM驱动信号与谐振电路的动作时序间的关系,指出要使谐振能正常进行,必须要使PWM驱动信号的开通动作控制在谐振电感的电流iLr变为负之前,这样才能在直流母线电压上出现一个完整的谐振槽,保证逆变器主电路开关管实现软开关动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的光伏发电量预测中数据特征方程较为粗糙、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SO-Soft attention双向LSTM算法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算法,在前向传播过程中通过自适应学习策略的PSO算法对LSTM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寻优,同时优化了双向LSTM网络的反向传播过程,加入了Soft attention机制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