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5篇
无线电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移动性管理实体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ETSI推出的新一代数字集群通信标准,该标准在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后,TETRA数字集群系统在我国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移动性管理是TETRA集群系统(空中接口协议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TETRA移动性管理的各功能实体的基础上,提出了TETRA终端移动性管理实体的开发过程,并用C语言编程实现后在OMAP5912(ARM和DSP)平台上测试,测试结果与协议标准一致。  相似文献   
2.
高楠  兰飞飞  杨明冬 《电工技术》2024,(5):39-41+46
新型电力系统中,由源网荷储各侧共同保障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空调负荷作为季节性的重要电力系统负载,以需求侧响应的方式对其进行负荷管理,有助于电网顺利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商业及事业单位等电力大用户空调负荷均可作为柔性负载进行网荷互动,以虚拟电厂的形式保证电力供给。大用户一般多使用多联机式、水冷机组的大型空调,控制节点多且分散,需求响应终端为满足上百台控制节点的接入,需一种有效的优化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QSFP+光收发模块作为有源光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宽带通信网络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光网络信息容量激增,QSFP+光收发模块的速率逐步提高,其热流密度逐渐增大,模块的散热性能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通过分析QSFP+光模块的热传递路径,建立了光模块的热模型,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同材料、接触热阻以及发热器件布局对光模块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减小接触热阻、提高材料的导热系数、缩短发热器件与散热片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提高光模块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子设备的特点,提出了电子设备电磁屏蔽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缝隙以及孔洞2个方面详细论述电磁屏蔽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光收发模块集成度的增加,光收发模块热管理技术成为光通信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由于光收发模块具有支持热插拔的特点,其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界面对散热有重要影响。文中从光收发模块热传递路径及光收发模块与散热器接触界面两方面入手,旨在找到接触界面与光收发模块温度场的关系,通过热仿真分析的方法,最终得到不同接触界面类型、接触界面平面度对光模块温度场的影响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接触界面形貌、减小接触界面平面度,可以有效改善光收发模块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封装内的气体对电热驱动型MEMS的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了封装内充入不同组分的氮气和氦气混合气体时MEMS的温度场和驱动位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封装内混合气体中氦气含量的增加,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增加,MEMS机械臂上的温差减小,驱动位移减小.为了提高MEMS性能和保持产品的批量一致性,封装内作为检漏用的氦气的含量在检漏工艺允许范围内越少越好,并且保持含量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研究通信设备不同应用场景中散热器传热性能,设计了内嵌均热板散热器、复合芯均热板散热器和金属丝网吸热芯均热板散热器3种不同类型的散热器,针对不同风速、不同放置方向(重力因素)对3种均热板散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重力因素的情况下,复合芯均热板散热器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而放置方向(重力因素)对复合芯均热板散热器和单一粉末烧结吸热芯均热板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影响较大,在散热器设计选型时需要重点考虑均热板散热器的实际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数模转换器(DAC)分辨率对ATP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给出了精跟踪系统结构、控制算法及设计参数,建立了精跟踪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DAC不同分辨率对跟踪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AC分辨率提高到16bit时,跟踪精度接近最佳,继续增加分辨率对提高跟踪精度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WAD算法的空间面目标高精度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明冬  王建宇  贾建军  张亮  强佳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2):228002-0228002(6)
针对空间面目标的高精度跟踪问题,提出一种面目标高精度跟踪方法,该方法利用SWAD模板匹配算法和亚像素拟合算法提取目标精确的位置信息,并在跟踪过程中对模板进行实时更新。对传统的无限冲击响应滤波模板更新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变系数模板更新方法,该方法计算量小,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置信度判断,模板更新系数由当前模板图像和当前最佳匹配区域图像的灰度值决定;利用不同亮度的目标,以及对目标图像进行尺度变换模拟姿态变化的目标,比较了该模板更新算法和传统算法的匹配误差,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姿态的变化;最后通过平行光管和靶标板模拟远场非合作目标,搭建了室内演示试验,证明了利用模板匹配进行高精度目标跟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