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配网架空线路未安装线夹护套是典型的施工缺陷。针对配网架空线路线夹护套存在多尺度变化与小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在YOLOv5的基础框架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图特征金字塔网络(Graph Feature Pyramid Networks,GFPN)相结合的线夹护套目标检测方法。为了提高线夹护套图像中各部件边界信息的检测能力,通过超像素分层构建了GFPN结构,并设计了三种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采用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机制进行消息传播,设计了GNN与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s,FPN)的特征映射规则。建立了螺栓型耐张线夹护套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GFPN YOLOv5模型对线夹护套的检测准确度提高了5.6%,同时在线夹护套样本多尺度变化和小目标场景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升配电网运维管控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针对目前电能质量掌控不及时、治理辅助决策工具缺乏等实际问题,利用计算机、监控、通信等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电能质量的综合分析与决策控制。基于配电网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建设差异,提出了2种典型配电网电能质量智能监控方案;给出了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分层判断方法与策略;利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实现了在线治理仿真功能,并给出优化决策方案,为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提供事实依据。研发的平台系统在多个试点工程得到实际应用,验证了其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和功能完善性。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配电系统和信息系统可靠性分析中,通常仅考虑其各自的可靠性,很少计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了在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中计及信息系统的影响,研究了信息系统与配电系统的关系。着重分析了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对变压器、断路器和备用电源工作情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蒙特卡洛法进行仿真,并在仿真过程中对这3种元件的处理方式进行修改。同时计及配电系统和信息系统故障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得出了计及信息系统故障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IEEE-RBTS Bus6改进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出了配电网可靠性的一部分影响因素,据此可得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用户互动负荷等接入占比不断增加,配电网运行方式日趋复杂多变,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时空不确定性,为智能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带来新挑战。微型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增强了其可观测性和精准数据支撑能力。文章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实际需求,明确了基于同步相量量测的快速感知、精准协调控制等新支撑技术与实现方法,设计了新技术支撑下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架构,再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多类型、弱特征故障的准确检测和精确定位,挖掘分布式电源可调控潜力及供电支撑作用,提升智能配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指针式仪表数据仍然基于模板匹配等传统算法,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识别精度低,因此采用深度学习进行指针的分级定位与识别。一级识别采用SSD算法进行仪表区域定位,计算仪表倾斜角度并修正。二级指针定位使用多方位SSD算法识别指针转动角度并转换量程。使用自建的仪表数据集进行网络训练,指针式仪表检测精度达到87%;作为拓展方向,数字式仪表检测精度达88%。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及准确度均高于传统的指针式仪表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低压电网供用电安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技术、资金和历史等原因一直未得到较好的解决。设计开发了低压供用电安全保障系统,实现了低压电网数据采集、运行监控、决策支持及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由采集层、通信层和主站层三层次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现代智慧配网的构建对配网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配网工程点多面广,涉及的设备类型多样,差异化特征明显,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控存在诸多难点。为适应数字化建设需求,构建了基于BIM的配网工程基础构件库模型体系,提出了工程级模型建模技术,开发了BIM模型初始化构建软件,可实现配网工程二维图纸向三维可视化模型转换,提升配网工程管控的可视化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配电网呈现出潮流双向化、源荷智能化、网络电力电子化等新特征,为提高智能配电网的可观测性,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等新技术产品得到逐步推广和使用,为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和运行控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针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电动汽车接入智能配电网实际情况以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信息与已有SCADA数据集成应用需求,提出了多源端系统数据信息集成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基于海量数据总线和高速数据总线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方案,通过采用主动分布式内存库、高速数据总线等技术将微型同步相量量测高密度实时数据与已有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集成和融合共享,为智能配电网高频运行状态估计、小电流故障诊断与定位、动态特性优化协调控制等高级应用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
佩戴安全帽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安全帽佩戴的实时监控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良 好的解决.为了缓解电力场所安全监控压力,基于 YOLOv5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一套人员安全帽佩戴检测和危险区 域告警算法,通过对锚框进行重聚类并引入注意力机制等对原始网络进行改进,结合公开数据集和自建数据集对网络 进行训练,检测精度达到89.9%.最后通过JetsonXavierNX等硬件设备将该算法部署到机器人上进行巡检,可实现 对作业现场人员的实时监管,有效保障作业现场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1月6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兼配电技术中心主任盛万兴当选中国电科院院士。自1997年入职以来,盛万兴始终致力于配用电与农电、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带领团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9项,还培养了一批技能突出的配电专业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