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方陈涛  王贤湖  胡科 《电工技术》2022,(23):176-178
电气开关指示位置快速识别是MR智能交互系统的基础服务。为了尽量减少计算负担,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开关的状态特征,介绍了MR智能眼镜在开关指示位置识别时的优势,然后根据重要程度不同,应用激光点云扫描技术生成兼顾精度和数据量的设备对象及周边环境三维模型,最后采用基于特征点法的视觉SLAM算法和YOLOv3算法技术完成开关指示位置的定位与快速识别。实际应用表明,对于设备上的开关指示位置,基于MR技术的电气开关指示位置快速识别方法的识别率高达100%,满足MR智能交互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降损方案选择是节能改造的关键,选择降损方案所依据的模型不同,方案选择的结果也会不同。建立了计及低碳效益的配电网降损方案优选模型,以降损方案寿命周期内综合投资费用和电能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其中电能损失费用包括电能损失引起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碳排放罚金,以线路允许电压偏差、支路传输功率(电流)、降损措施数量、损耗率以及总投资限制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经济效益和减少碳排放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该模型将不同方案的降损量等效转换为碳排放量,凸显出降损工作带来的低碳效益。采用枚举法与遗传算法,以某条10 kV线路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区域配电网降损方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损潜力的评估。针对A+~E类供电区域,综合考虑区域配电网能效特点,从高压配电网、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电网等方面着手,建立降损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A、B、C和P这4层指标:A层包括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2个一级指标;B层包括高压配电网、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电网4个二级指标;C层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损耗指标共14个三级指标;P层包括47个四级指标。在界定各指标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集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3种方法为一体的综合评估模型与方法。首先对P层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计算得C层指标的评价分值,规避了指标样本多维性和指标评价的主观性,再对A、B、C各层采用层次分析法;经实例验证,该模型为A+~E类区域配电网降损潜力评估辅助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The influences of frequency on nitrogen fixation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ir were studied by electrical diagnostics, gas detection and infrared detection methods. The system power, nitrogen oxide concentration, voltage–current waveform, dielectric surfa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filamentous discharge pictures were measured, and then the energy yield was calculated; paper studied their changing tendencies in the presence of frequency. Results show that frequency has strong influences on nitrogen fixation. When the parameters of reaction chamber and amplitude of applied voltage is fix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frequency, the system power increases; in 5-10 kHz, nitrogen oxide gas concentration up to 1113.7 mg m~(-3), and 7 k Hz is the optimal nitrogen fixation frequency whose energy yield is 20.5 mg(m~3 W)~(-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