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盛跃峰  林力 《通讯世界》2016,(17):147-149
本文对高可靠性接线模式进行分析,给予配电网开关站高可靠性接线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文中概述了高可靠性接线模式,分析了高可靠性接线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文中对高可靠性接线模式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的负荷转移能力、经济性、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出,模式Ⅰ、模式Ⅱ负荷转移能力较强,模式(较弱;3种新型模式均比传统模式具有经济性,均具有负荷密度越高经济性越高的特点;3种新型模式相较于传统接线模式,极大的改善了系统平均供电可用率,3种新型模式均具有负荷密度越小可靠性越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串联电容器补偿和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及其优缺点后,针对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10 kV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主要组成和串并联电容器的容量计算规则。最后介绍了一个采用混合串并联电容器补偿技术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