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传统类型生物滞留设施氮、磷去除效果不佳且不稳定的问题,对装填改良材料的传统生 物滞留柱性能展开了研究。构建了 4 个生物滞留柱(Z1、Z2、Z3、Z4),Z1 为对照生物滞留柱,其余 3 个 柱子分别装有麦饭石、沸石、蛭石填料层,柱内均设置了 35 cm 的淹没区,对滞留柱出水进行取样分析。 结果表明:4 个生物滞留柱对 TP、COD、氨氮、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76.7%~85.6%、87.78%~94.19%、 76.7%~87.67% 和 78%~88%。与 Z1 相比,Z2、Z3 和 Z4 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有提升,其中 Z4(蛭 石填料)去除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从污水厂污泥中培养驯化出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优势菌种的混合菌液,以Cd2+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在适宜的厌氧生长环境下(pH值为7.5,温度为35℃)研究其对低浓度含镉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SRB为优势菌种的混合菌液的去除效果随Cd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Cd2+初始质量浓度小于40 mg/L时,菌液对Cd2+的去除率接近100%,此时的处理效果稳定;当Cd2+的初始质量浓度达到60 mg/L时,Cd2+对菌株产生毒害作用从而使其失去处理能力。研究表明,SRB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低浓度镉离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