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被提出用于冷却数据机房,该系统综合了自然冷却技术和变频技术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为了探索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相对于传统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首先,建立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传热模型并且利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得知其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其次,通过建立的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能耗模型确定了系统的最佳送风温度设定值和供水温度设定值,其值分别是24?C和15?C;最后,对比分析冷却系统#1~#3的全年运行能耗,获得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3)相对于是否利用湖水源的传统空调系统(#2与#1)的节能率,其节能率分别为11.3%和68.8%。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蓬勃发展,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已成为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热管技术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热管中的气液两相流的换热系数均采用实验回归模型得到。针对该情况,以某公司28 kW的列间热管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模拟软件CYCLEPAD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应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快速、简洁,大大降低了试验次数,可以为热力系统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能反应实际运行状况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方法,针对某典型100 kW风冷精密空调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全年为一计算周期,来计算和评价制冷系统的能效.应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制冷系统的逐时仿真模型,将长沙地区全年的室外气温作为输入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评价制冷系统的精度,可以为热力系统的分析与能效评价提供...  相似文献   
4.
<正>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必须是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可以对其发生影响(能量交换与物质交换)的外部环境称为外界。热力系统是一个涉及各项参数较多的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仿真软件被引入暖通空调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本文概述了MATLAB/SIMULINK软件的发展过程及应用场所。借助MATLAB强大的矩阵计算功能和工具箱进行动态系统仿真可以反映实时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前单元式水冷多联热管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传统的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粗糙,只能间接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本文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方法,真实再现了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针对长沙某电信机房传统的风冷精密空调改造前后的全年能效进行了建模和计算.结果表明全年节能约200万kWh.  相似文献   
6.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是一种改善室内热环境和居住舒适度的有效方法。为探索相变材料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节能潜力,对比研究了不同相变材料应用方法的节能效果,以能源使用强度(Energy use intensity,EUI)评价不同应用方法的建筑性能,旨在找出最优的应用方法。所用的相变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球封装,并嵌入在XPS保温板中,形成XPSPCM板。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冷季,将XPSPCM板安装在建筑物墙体内表面时的EUI比其装在建筑物墙体外表面时降低了0.27~0.66kWh/m2,采暖季的降低幅度为0.68~0.88kWh/m2。综合考虑全年工况时,当XPSPCM板安装至建筑物墙体靠近内表面时EUI值最小。以EUI雷达图对比XPSPCM板集中于建筑不同朝向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对于熔点为25℃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集中布置于西向外墙时时建筑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节能的任务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其工作刻不容缓.其重点在数据中心、5G网络等领域的节能能耗.而重力热管型双循环空调是利用自然冷源效率较高的一种机房空调.根据全国十个典型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利用积分的方法,建立了机组混合制冷模式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便于计算的统计求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一台咖啡机手柄压合力自动检测及调整装置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伺服电机调力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站用相变储能机组性能实验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变储能机组换热性能的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了室内外不同环境因素下机组运行工况的性能系数(COP)及蓄/放能特征,并在焓差实验室进行机组性能测试。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不同神经网络结构预测模型,预测机组COP及蓄/放能量;通过预测值与实验值结果对比,两者相关系数大于0.99,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平均均方差低于0.2%。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相变机组储放能过程及对应的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10.
为自动化合成用于5-羟色胺(5-HT_(1A))受体显像~(11)C标记的N-[2-[4-(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环己烷甲酰胺(~(11)C-WAY-100635),采用自动化合成模块,以去甲基WAY-100635为前体,经甲基化,HPLC纯化和Sep-Pak Plus C18柱去除有机溶剂制得~(11)C-WAY-100635注射液。结果显示,合成方法共耗时约40 min,~(11)C-WAY-100635注射液的未校正放化产率10%~20%,放化纯度97%;静脉注射日本大耳白兔~(11)C-WAY-100635(约111 MBq)后,脑组织放射性摄取显著,且明显高于头颅等其他组织。自动化合成5-HT_(1A)受体显像剂~(11)C-WAY-100635方法简单,反应时间较短,放化纯度高,产率稳定可靠,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