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87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7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10Zn2.9Mg1.7Cu超高强铝合金的喷射成形制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Al10Zn2.9Mg1.7Cu高强高韧铝合金沉积坯件,研究了喷射成形制备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沉积坯件的成形性、显微组织、致密度的影响,确定了适当的工艺参数,研究了沉积坯件的热挤压及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状态的材料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射成形工艺参数合理时,沉积坯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与致密度,在随后的热挤压过程中,通过较低的挤压比即可使材料达到全致密;通过对合金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达到810MPa,同时延伸率保持在8%-11%,该材料是一种理想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2.
Zn含量对喷射成形7×××系高强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不同Zn含量的7×××系超高强铝合金,研究了Zn含量对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工艺可显著细化晶粒,有效抑制合金内的偏析,获得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织,采用相同工艺制备的不同Zn含量的材料的晶粒尺寸为10~20μm.喷射成形制备的7×××系超高强铝合金中的主要组成相为:α(Al)、六方晶格的MgZn2、四方晶格的Al2Cu和面心斜方晶格的Al2CuMg.Zn含量在9.5%~11.5%时,经过适当的热处理,材料的强度可以达到800 MPa以上.综合考虑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确定喷射成形7×××系铝合金中的Zn含量应控制在9.5%~11.5%.  相似文献   
3.
原位生成TiC对快速凝固Al-8Fe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TiC粒子含量的快速凝固Al-8Fe合金条带显微组织的观察发展: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显微组织产生明显的细化,使快凝合金条带的耐浸蚀区所占的比例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初生Al6Fe块状相的生成,当TiC含量达到10%(质量分数)时,出现了大尺寸TiC颗粒聚集现象,同时生成少量初生Al6Fe块状相。  相似文献   
4.
红外全息技术更适用于长距离的大视场成像,但其散斑噪声与高斯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也更加显著,限制了红外全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本文通过引入全局傅立叶阈值与自适应维纳滤波的方法对三维块匹配滤波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其对红外全息图像降噪的适应性与细节保留,得到改进的三维块匹配滤波算法,并与多种采用传统滤波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在对红外全息图像中的高斯噪声等环境噪声与散斑噪声进行降噪的同时保留更多细节,是一种更加适用于红外全息图像的降噪方法。  相似文献   
5.
6000系Al-Mg-Si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具有比强度高、成型性能好、焊后表面质量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车身板材。该系合金为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可以通过提高合金的时效响应速度,使合金在时效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强度提升。目前常用的措施是在合金中添加少量的Zn元素来促进时效析出,但Zn对合金时效析出相稳定性的影响却尚不明确。因此,本工作主要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计算了添加Zn的Al-Mg-Si合金中可能形成的Mg-Si相(包括Mg-Si GP区、β″相)和Mg-Zn相(包括Mg-Zn GP区、η′相)的晶格常数、形成焓。其中Mg2Si1Al3、Mg2Si3Al6、AlMg4Si6、Mg1Si1四种可能的Mg-Si GP区晶胞的形成焓从大到小为Mg2Si1Al3、Mg2...  相似文献   
6.
在对传统7000系高强铝合金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快速凝固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研究现状.快速凝固技术可有效细化组织、提高合金元素的极限固溶度、抑制宏观和微观偏析,并提高超高强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后提出了快凝超高强铝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喷射成形CuCr25合金触头材料的制备及致密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CuCr2 5合金触头材料 ,研究了雾化压力对显微组织、致密度和收得率的影响 ,对制得的沉积坯件进行了热锻压和热等静压致密化处理 ,并测试了触头材料的密度、硬度和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 :最合适的雾化压力为 0 .6MPa ,沉积坯件经过 95 0℃锻压后再在 10 70℃ ,2 0 0MPa下热等静压 8h ,可以得到全致密的触头材料 ,铬颗粒平均直径小于 10 μm ,硬度达 10 0HB ,电导率 2 5~2 9Ms·m- 1 ,说明致密化处理后的喷射成形CuCr2 5合金是一种优良的触头材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位反应同喷射沉积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TiB2/Zn-30Al-1Cu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材料的组织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喷射沉积工艺参数下,TiB2颗粒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布并且尺寸小于2μm;原位反应TiB2颗粒的引入使得该复合材料的组织细化,初生富铝相α'相较多,呈细小的颗粒状形态且α'相尺寸小于2μm。  相似文献   
9.
以含Zn和不含Zn的2种Al-Mg-Si-Cu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Zn添加(0.64%,质量分数)对预时效态Al-Mg-Si-Cu合金的自然时效行为和烘烤硬化响应的影响,并利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技术揭示了相关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含Zn合金在80℃下预时效15 min后的自然时效过程中原子团簇的Zn含量增加,原子团簇的稳定性改变,与不含Zn合金相比,含Zn合金原子团簇生长得更快。含Zn和不含Zn合金在预时效后的自然时效过程中屈服强度增加,含Zn合金因为具有更小的原子团簇间距和更大的原子团簇剪切模量,其屈服强度始终高于不含Zn合金。预时效后自然时效不同时间后在170℃下进行30 min模拟烤漆处理,原子团簇向GP区和β"相的转变随着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因此含Zn和不含Zn合金的烘烤屈服强度降低。Al基体中的Zn具有促进析出相转变的作用,因此含Zn合金的烘烤屈服强度始终高于不含Zn合金。  相似文献   
10.
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Al-7.5Zn-1.65Mg-1.4Cu-0.12Zr合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利用传统技术制备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的Al-7.5Zn-1.65Mg-1.4Cu-0.12Zr合金,研究合金在制备加工以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合金铸态组织具有枝晶间非平衡共晶相AlZnMgCu相对较少的特点,经过(440 ℃, 12 h)+(475 ℃, 24 h)双级均匀化处理、挤压变形和(475 ℃, 50~120 min)固溶处理后,组织均匀,固溶充分,除弥散分布的Al3Zr粒子外,仅残留有少量的Al7Cu2Fe相颗粒;经过单级、双级和三级时效处理,合金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组织和性能:T6态合金的抗拉强度590 MPa,电导率20.4 MS/m;经T7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达到500~550 MPa、460~520 MPa、 17.0%~17.3%和23.4~25.0 MS/m;经三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兼顾了T6和T7两种制度的优势,与T6状态相比,在抗拉强度仅降低3%的情况下,电导率显著增加至23.1 MS/m;合金具有低的淬火敏感性,室温水端淬试验测得的淬透深度可以达到120 mm以上;新型合金具有优异的室温断裂韧性,其T6态的KIC值明显高于本研究同时制备的7150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