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沉铁渣还原熔炼—高温烟化过程的渣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铁渣的熔点介于1 100~1 200℃,且在CaO/SiO2=0.75、1≤Fe2O3/SiO2≤10和1 250℃的条件下,沉铁渣的黏度为0.6~0.7Pa·s,流动性较好,铅锌挥发率较高(96%),可以满足烟化炉作业对炉渣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UPPA:面向异构众核系统的统一并行编程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气相氧化直接制备多针状氧化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氧化法,在温度850—950℃,氧分压≤8%,气体总流量300~330L/h的条件下,用工业锌粉为原料直接氧化制备出多针状氧化锌。SEM显示产物的中心体直径10—15μg,针状体直径0.2~0.8μm,针长60~100μg,XRD分析检测表明产物具有完整的六方纤锌矿型晶体结构。改变制备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对多针状氧化锌的微观形貌和尺寸进行调控。半宽峰分析表明,随着氧分压的降低,半宽峰有所展开,表明晶体的缺陷增加,晶体缺陷主要是氧空位。  相似文献   
4.
对侧吹烟化炉中处理锌系统沉铁渣时粉煤用量、Fe2O3/SiO2比、CaO/SiO2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熔炼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最优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 在m粉煤/m渣样=1/2.8, CaO/SiO2=0.75, Fe2O3/SiO2>1, 烟化温度1 250 ℃, 烟化时间1 h条件下获得铅锌挥发率均大于96%。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高职二维动画上色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心得体会、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及研究。文章积极提出可以在高职基础课程中增加像素画教学内容,将像素画教学和二维动画上色课程按类似点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效提高二维动画上色课程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厂铝电杆存在的电阻率偏高、抗拉强度偏低,进行了对比试验,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低温熔盐炼铅产物中固态物颗粒和液态铅珠在Na_2CO_3热态熔盐中的重力沉降规律,优化了固态物和熔盐的沉降分离条件。结果表明:液态铅珠、ZnS和ZnO固态物颗粒在热态熔盐中的沉降速度顺序为PbZnSZnO,且温度升高沉降速度加快。但温度超过900℃后,ZnS和Na_2CO_3反应生成ZnO的趋势增大,不利于ZnO的固硫,因此沉降温度不宜超过900℃。在盐固比为2.8、温度900℃和保温3h的条件下,熔盐渣中超过80%的ZnS和ZnO固态物颗粒可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实现与熔盐的热态分离;92%以上的液态铅能在较短时间内聚积到反应器底部,残留于表层熔盐中的铅小于2%。  相似文献   
8.
影响电工铝杆电阻率及强度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民工铝杆存在着电阻率偏高及抗拉强度偏低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性能测试,经过对比试验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控制铝杆杂质含量,铁含量在0.10%-0.16%,硅含量在0.08%-0.11%,铁硅比在1.2-1.4之间,同时采用合理的成型工艺,保证铝杆获得细小晶粒组织,可以确保电工铝杆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规划绿道,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市民游憩舒适度。本文以厦门海沧绿道规划为例,对绿道网生态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及其形貌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其应用来控制纳米粉末的形貌是制备纳米粉体十分关键的技术特征,本文讨论了沉淀法制备纳米粉末的特点及其形貌控制的措施,并对形貌控制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