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中对铅酸蓄电池充电数学模型在两阶段充电、恒流放电工作制度下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数学模型是由一个惯性环节1/(T2S+1)和一个一阶微分环节(T1S+1)组成的。惯性环节在充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时间常数T2的大小决定了充电的快慢,而正的大小由浓差极化和化学极化内阻R2决定,因此要解决快速充电的问题,就要解决蓄电池的初始极化问题,也就是初始状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铅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蓓  王映林  陈志彬 《电池工业》2008,13(3):176-179
电流接受率反映了电池的充电性能,在马斯理想充电曲线上的电流接受率在实际充电中是很难达到的。实际的电流接受率总是与理想值存在差距,在某阶段会高于理想值,在某阶段又会低于理想值。在“恒流-恒压”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端电压U1=E+I1(R1+R2)。由于充电初期极化微弱,在忽略R1与R2的影响后,把电池的端电压近似为电极电势。当极化并不显著时,可以用电压的上升速度来衡量电流的接受率。得到“电压上升越快,电流衰减越快,电流接受率越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从污水厂污泥中培养驯化出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优势菌种的混合菌液,以Cd2+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在适宜的厌氧生长环境下(pH值为7.5,温度为35℃)研究其对低浓度含镉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SRB为优势菌种的混合菌液的去除效果随Cd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Cd2+初始质量浓度小于40 mg/L时,菌液对Cd2+的去除率接近100%,此时的处理效果稳定;当Cd2+的初始质量浓度达到60 mg/L时,Cd2+对菌株产生毒害作用从而使其失去处理能力。研究表明,SRB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低浓度镉离子。  相似文献   
4.
王映林  李蓓 《蓄电池》2008,45(2):73-75
针对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的特点,使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采用恒流恒压充电工作制度,通过调整初始充电条件,分析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初始充电电流、初始电解液温度、初始电解液密度与电流下降时刻的关系,认识到初始充电电流、初始电解液温度、初始电解液密度的大小对铅酸蓄电池恒流充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通过选择合适的初始充电条件,以提高充电接受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广泛的铅酸蓄电池从热力学上来说是不可逆电池,因为在电流密度j→0时,充放电反应不可逆.而只有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H2、O2:在电极上析出具有较高的超电势时,其电池反应才是可逆的,才能使电池正常充电.  相似文献   
6.
保险粉中铁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盐酸溶解保险粉样品,分光光度法测定保险粉中铁含量的方法。用盐酸溶解保险粉样,剩余溶液蒸发干涸至硫燃尽,避免了保险粉中杂质对铁含量测定的干扰,解决了采用常规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来测定保险粉中铁结果偏低的问题。该方法具有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用于保险粉中铁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RES烷作萃取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保险粉中微量水分的方法。用RES烷作保险粉中微量水分的萃取溶剂,避免了保险粉中其它共存物质对水分测定的干扰。该方法具有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用于保险粉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蓄电池的充电接受率反映了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流接受能力。采用恒流一恒压充电工作制度,分析了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初始充电温度、初始电解液温度和比重对铅蓄电池恒流充电时间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阀控铅蓄电池恒流充电时间的长短对电池充电电流的接受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流衰减指数的铅蓄电池快速充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衰减指数(充电接受率)对快速充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分段充电、恒流放电工作制度,深入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工作条件下单体铅蓄电池,电流衰减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指出:电流衰减指数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呈阶段性变化,在t0-tmid区间保持恒定。循环次数、初始电解液比重、充电电流等均对电流衰减指数产生影响。在初始充电电流与电解液比重(荷电状态)的“最佳”配比关系下,可获得最大电流衰减指数。在保证不受温度与循环次数影响条件下,通过实验找到电流衰减指数与充放电其它因素的关系,并从二次电池等效数学模型出发,解释了这些关系的形成。从而提出“初始充电电流随电池的初始荷电状态而确定”的智能快速充电方案。  相似文献   
10.
蓄电池初始充电电流与充电接受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电接受率是蓄电池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能,充电接受率的提高是快速充电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蓄电池在恒流一恒压充电模式中,不同充电接受率下电流衰减指数的变化,以及初始电流和初始电解液密度对电流衰减指数的影响,推论出在此充电模式下,电流衰减指数的大小表征了充电接受能力的高低,电流衰减指数大表明充电接受率高;电流衰减指数小表明充电接受率低.当初始充电电流与初始电解液密度之间保持"最佳配比关系"时,可获得最大电流衰减指数,即达到单体电池最大充电接受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