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综合重要度评价的生态空间网络关键节点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Pajek软件,利用已有的数据提取生态空间网络拓扑模型,进行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价,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对生态空间网络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与文献[9]的研究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价提升了识别生态空间网络关键节点的全面性和细致性;关键节点不仅在网络结构中具有较大的中心度,且通常位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生态源区域。生态空间网络关键节点的识别探究,对提高生态规划关键区域保护的针对性、维持生态空间网络稳定及保障生态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群为对象研究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对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故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利用多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扩张强度指数、多元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该城市群建设用地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用地持续扩大,不同时段的增长面积和扩张强度有所不同,且研究期内城镇主导型、中度开发型和低度开发型斑块数量明显上升,而自然生态型斑块数量明显下降;城市群内各地区建设用地演变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呈现出“多中心扩散”的空间格局;人口密度、GDP密度、距交通线距离等是城市群建设用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多个因子交互的影响大于单个因子的影响。因此,建议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和配套建设,建立大中小城市有效协作的机制和路径,并促进土地制度及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激活城市存量用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绿心景观多功能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生态绿心与景观功能的概念内涵,系统梳理当前国内外绿心景观的多功能研究内容及方法,重点关注多功能调控技术手段及方法的应用,明确生态绿心景观多功能调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生态绿心景观多功能调控应加强景观结构变化和空间格局差异对景观功能变化的影响研究,从区域多空间尺度探讨景观多功能响应,构建多情景模拟模型下的景观功能调控决策体系;完善景观的多功能评价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开发能反映景观功能在区域上变化差异的多功能景观指数;优化景观多功能调控决策,模拟多重景观功能调控措施,建立景观功能的动态监测机制;将景观功能调控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强景观功能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与保护对旅游型乡村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茶陵县卧龙村为例,综合考虑研究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取反映旅游型乡村生态特征的6个生态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河流水域、生物多样性、坡向和坡度,以此构建卧龙村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和RS,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卧龙村村域具有高度的生态敏感性,其中极高、高度敏感区累计占区域总面积的47.21%,不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极少,总计占区域总面积的20.15%。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与旅游型乡村开发建设需求,提出“分区建设”的用地策略,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区域、保障村域生态安全奠定基础,实现卧龙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