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大尺寸A356铝合金管坯,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管坯的组织特征及后续轧制和热处理对管坯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356铝合金管坯的组织细小,但含有少量孔隙,第二相主要为近球形共晶硅和短棒状富铁相;喷射沉积管坯为大量雾化熔滴粘结而成,通过适当的轧制和热处理可以消除沉积坯中的孔隙和原始粉体界面强度弱等缺陷,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Mg2+掺杂的Li-Zn铁氧体Li0.1Zn0.8MgxFe2.1-xO4(x=0,0.02,0.04,0.06,0.08).借助于TG-DSC、XRD、FT-IR、SEM和Agilent8722ET网络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样品的形成过程、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损耗性能.结果表明,当x≤0.06时,粉体为单一的尖晶石型锂锌铁氧体;随着掺镁量的增加,样品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掺入适量镁离子能有效调整铁氧体的微波电磁参数,当x=0.06时,在6.5 GHz 和15 GHz附近损耗角正切(tan δ)峰值达到最大(分别为0.11和0.54),此时微波电磁损耗最佳.利用微波电磁理论分析了电磁参数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微球状Zn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Zn(CH3COO)2·2H2O为原料,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微球状ZnO纳米粉体。采用XRD,SEM和TEM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粉体为六方晶系的ZnO,结晶良好,直径小于4μm。利用该粉体制成气敏元件,并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元件的气敏性能。研究发现:元件在180℃工作温度下,对体积分数为50×10–6的丙酮和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分别达到5.9和8.6。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喷射沉积8009Al/SiCp复合材料楔形压制致密化规律,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密度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楔形压制过程中复合材料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多孔复合材料在楔形压制过程中,同时存在致密化和塑性变形两种现象,压制初期主要是致密化;多孔坯不同位置的致密度存在差异且表面摩擦力对致密化有影响;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孔洞及团聚的碳化硅粉末随基体金属的塑性流动得到破碎与分散。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经济统计调查体系中的科学估算方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接触变形状态和摩擦热效应下Ni Al-7.5Cr-2.5Ta-5Co合金的磨损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弹性接触状态下,变形区域的弹性应力松弛所引起的微小移动可破坏形成的金属结点,其摩擦系数较低;塑性接触状态下,合金磨损表面发生粘着-剪切特征,其摩擦系数较高;随着摩擦热效应的增强,合金摩擦表面自生成的Ni和Co的氧化物膜增多,降低了合金的摩擦系数,当P m·V值大于865 350(N/s·mm)时,合金的摩擦系数小于0.3,表现出良好的自润滑特性。  相似文献   
9.
SiC颗粒增强Al-Fe-V-Si复合材料的SiC/Al界面形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SiCp/Al-Fe-V-Si复合材料,并通过热压和热轧工艺对沉积坯进行致密化;通过高分辨电镜观察其SiC/Al界面形貌,并对比热暴露后的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存在两种SiC/Al界面,一种是厚度为3nm左右的晶态Si界面层,且在界面附近的基体中生成细小的Al4C3相;另一种是厚度为5nm的非晶态SiO2界面层,部分溶解的SiC颗粒向附近Al基体中注入游离态的Si,在界面附近形成Si的浓度梯度;两种界面都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界面结合强度高;经640℃热暴露10h后,SiC/Al界面处生成的粗大Al4C3脆性相降低界面结合强度,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确立了生物柴油"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发展思路,意味着"非粮"木本生物柴油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相关新资源开展合理的筛选和开发成为突破生物柴油原料短缺困局的选择之一,能有效拓宽原料来源并降低成本。介绍了我国已有分布的"非粮"木本生物柴油新资源,并对26种"非粮"木本原料油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柴油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以脂肪酸种类为变量的5大类别,且对原料油组成特性和生物柴油性能参数进行了模型拟合,拟合度较高,为预测生物柴油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