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密度地震采集中组合效应对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密度地震采集是指道距小于常规采集道距(达到10m、5 m,即加密空间采样)甚至单点不组合的采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然而,近年来,在很多文献或者专题讲座中都曾经出现过在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地区进行高密度地震采集并且取得良好成果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把由高密度地震采集的覆盖次数、处理手段的提高等其他技术措施的成效当作高密度地震采集的功劳。文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意义的陆上地区分析了大地吸收、组合效应及组内时差对可记录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后认为:①对有效波衰减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强烈的大地吸收作用,而与道距有关的组合效应并不是主要因素。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采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侧面的散射干扰太强,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太严重,地震信噪比太低,高频信号在到达地面时已经变得非常弱,或者已经超过了地震仪器的接收范围,或者被淹没在次生干扰及环境噪声中,使得接收到的地震主频不可能达到很高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对于提高信噪比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在不提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分辨率是没有意义的,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只会增加野外采集的工作量以及处理的难度,却不会见到明显的效果。②如果工区在海上,因为海水不存在吸收作用,并且也不存在野外组内高差,道距减小可记录到的目的层最高频率会显著提高,高密度地震采集会见到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魏继东  丁伟 《石油物探》2010,49(3):312-318
波器组合是地震资料野外采集阶段衰减噪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决定组合衰减噪声效果的因素有组合因素(组合基距,组内距,检波器数量,组合高差,组合形式等)以及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噪声的类型与强度等。从验证不同组合因素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出发,通过计算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及野外试验,量化分析了组合因素对地震资料的影响,提出一种组合基距在Inline方向设置为一个道距,在Crossline方向设置为一个最大干扰波波长的组合方案,以有效衰减来自各个方向的规则干扰波。计算表明,在组合基距确定的前提下,缩小组内距、增加检波器数量有利于提高资料的信噪比,但当检波器数量增加到某个临界点后,继续缩小组内距、增加检波器个数则不能显著提高组合的压噪能力。实践证明,在地表复杂、地层吸收严重、次生干扰发育的地区,组内高差允许值应适当放宽,这有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析认为,Inline方向大致等于一个道距,Crossline方向大致等于一个最大干扰波波长的矩形组合是具有良好方向特性,又便于野外施工的检波器最佳组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检波器组内高差对高频信息压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中,目前普遍采用地表低速带的速度〖WTBX〗V0〖WTBZ〗乘以目的层反射波主频的1/4视周期来计算检波器组内高差允许值,即使在沙漠及山地的地震资料采集中也是如此。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证明:在主频不是很高而次生干扰波非常发育的一些工区,采用降速带的速度〖WTBX〗V1〖WTBZ〗乘以最浅目的层反射波主频的1/2视周期计算组内高差,就可以得到信噪比较高的用于构造解释的低频剖面;相反,如果在这类地区拘泥于原先关于组内高差的规定,就会因为强烈的次生干扰波没有得到有效压制而导致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大大降低,进而使得企图通过减小组内高差、保护高频信息、提高分辨率的初衷也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4.
论检波器横向拉开组合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地震勘探中,普遍采用主要沿排列 (in-line) 方向的检波器组合方式进行野外采集。这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沿排列方向传播的原生干扰波,但不适用于我国西部某些次生干扰高度发育的沙漠及山地地区。为此,本文在分析次生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将检波器沿垂直排列(cross-line)方向拉开一个最长干扰波视波长的距离进行组合的方法。经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表明,此法可以压制即使通过室内处理也无法消除的侧向次生干扰波。此外,压制干扰波必须遵循野外与室内联合压噪的原则,即在静校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室内混波等措施,压制沿排列方向传播的原生面波、折射波等规则干扰波,便可有效地提高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在塔里木盆地克拉苏及西秋立塔克地区使用宽线加检波器横向大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成为复杂地区提高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检波器的性能参数对于确保地震数据接收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现阶段相关技术与装备因素,实际在用的大量检波器的性能参数无法及时检测或仅能测试部分指标.为此,从信号与(地震检波)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陆上地震勘探激发的高速地震波在地表极小面积(如1m×1m)范围内的振动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布设在该范围内的多个检波器可视为拥有...  相似文献   
6.
For one-dimensio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we give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e with super-convergence correct scheme(5) on the condition u∈ H^1.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深层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噪音分析与压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东营凹陷的深层逐渐成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由于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严重影响了对深层的地质研究。根据近年东营深层地震采集实践,分析了不同噪音的特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深层资料质量明显提高,为深层油气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魏继东  万一 《治淮》2002,(7):13-15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湖泊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  相似文献   
9.
研讨椭圆边值问题的Galerkin法,并对导数作出最小二乘法处理从而得到超收敛结果.  相似文献   
10.
陆上地震勘探中地震信号表现为地表的机械振动,速度和加速度是常用的表征物理量。本文分析了由震源激发有效信号的加速度、速度的幅度和频带范围,研讨了地震检波系统对地表振动的记录和改造作用。认为成熟的不同类型(速度/加速度)工业用检波器拾取的地震数据在对地震勘探有意义的范围内能可靠地相互转换、互为印证,以20DX为代表的动圈式检波器在现今处理框架下仍是“高效率检波器”;同时,剖析了不同类型检波器数据比较方法的物理、数学合理性,指明了当前常用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列举后续处理过程中选择不同表征物理量对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的六方面因素,强调在实际选择表征物理量时应做更多的基于地震数据地球物理属性的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不宜仅由简单的生产结果比对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