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元乙丙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胀机械接枝共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接溶胀法,在叶片混合器中以不同条件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通过动态力学粘弹谱表征,该接枝共聚物具有稳定的双相体系相态。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制得较好综合性能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2.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并用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志秀  刘安华  王鹏  袁博 《弹性体》2007,17(3):19-22
并用两种乙烯基含量不同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添加适量含氢硅油,同时采用过氧化物和铂催化加成这两种硫化方式。可以得到高撕裂乙烯基硅橡胶。结果表明,当乙烯基质量分数为0.09%和0.13%的生胶并用比为50/50时,其撕裂强度比单独使用两种生胶时分别提高了46.9%和21.7%;两种硫化体系并用时,性能有了显著提高,超过了单独使用一种硫化方式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磷硅阻燃剂协同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利利  刘安华 《塑料工业》2005,33(Z1):203-205
介绍了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及其协同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回顾了磷硅协同阻燃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涂志秀  杨洋  刘安华  王鹏 《橡胶工业》2006,53(4):251-253
简介硅橡胶的分类及硫化方法,重点描述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硫化机理及加成硫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指出铂配合物是硅橡胶加成硫化反应最为有效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较为复杂,存在多种类型的反应;抑制剂和防中毒剂也影响硅橡胶的硫化效果。现阶段,国内外对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强度、改善耐热性和改进注射成型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焦磷酸铬锰引发体系的作用下,炭黑与丙烯酰胺单体发生接枝聚合,从而得到在水中分散性较好的接枝炭黑。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温度PH值对接枝聚合反应的接枝率的影响,采用电镜,红外和吸光度等手段对炭黑-丙烯酰胺接枝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乙酰丙酮铜(cu(acac)_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炭黑(CB)的表面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引发剂、单体、炭黑和温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利用电镜表征了接枝炭黑的形态.表面接枝后的炭黑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钛的表面化学改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二氧化钛具有表面羟基、润湿性、表面酸碱性、表面电性、光化学活性等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水溶液沉积干燥法、表面活性剂法、偶联剂法、聚合物包膜法、表面反应法和化学沉析法等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并简述了二氧化钛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钛白-甲苯体系的流变性与分散稳定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流变性测定方法研究了钛白颜料在甲苯体系中的分散状态。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愈好,抗絮凝性愈强,则流动行为愈趋近牛顿型;反之,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愈差,絮凝性愈强,则其触变性愈显著,其触变环也愈大。  相似文献   
9.
10.
943颜料分散剂对酞菁蓝—醇酸清漆体系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流变性方法分析了酞菁蓝-醇酸清漆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同时用沉降和透射电镜等直接方法对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添加了943颜料分散剂的酞菁蓝-醇酸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变化,其流动行为趋近宾汉流体;而未加分散的酞菁蓝-醇酸清漆体系中,酞菁蓝粒子易沉降,返粗,其流动曲线形成明显的触变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