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转杯纺不同类型分梳排杂机构的排杂特征,选用自由落杂分梳腔和吸杂分梳腔体2种分梳排杂装置,通过SolidWorks建模软件分别建立物理模型,在Fluent 19.0中进行仿真模拟,分析2类排杂机构(模型I和模型Ⅱ)内气流场的速度、压强及湍动能特点对成纱过程中排杂的影响规律,并采用2种类型的纺纱器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Ⅰ和模型Ⅱ 2种分梳腔内的压强分布均为负压,2种分梳腔内气流的速度分布不匀;其中模型Ⅰ排杂口处出现了湍动能,不利于杂质的排出,模型Ⅱ排杂区未出现湍动能变化,有利于排杂;通过纺纱实验验证了Fluent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Leica图像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检测,探讨了钨含量从(0~4.11)wt%变化对高铬铸铁(27Cr)铸态共晶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含量在(0~2.92)wt%之间,随着W的增加,凝固组织共晶团尺寸逐渐减小,试样的冲击韧性随之改善,W在2.92wt%时共晶团尺寸最小,且碳化物分布均匀,对应的冲击韧度值为11 J.cm-2;当W含量从2.92wt%提高到4.11wt%时,共晶团尺寸增大,冲击韧度值由11 J.cm-2降低到9 J.cm-2。  相似文献   
3.
总结在鲁化28000m3/h空分设备安装过程中,气体压缩机系统、空气预冷系统和精馏塔系统等出现的一些设计问题,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瑞华  何闯 《丝绸》2022,(7):40-48
为了研究纤维在转杯和输纤通道中的运动,文章在SolidWorks 2018中建立抽气式转杯纺纱通道的物理模型,采用Fluent 19.0与EDEM 2018耦合模拟纤维的运动,探究了纤维长度为1 mm时在输纤通道和转杯中的运动数值分布,模拟了长度为16 mm时纤维在输纤通道中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当转杯转速为50 000 r/min时,纤维在转杯内的速度分布为85.9~89.6 m/s,纤维转动动能分布为2.65×10-9~3.04×10-9 J,纤维的受力分布为1.17×10-3~1.22×10-3 N,纤维的能量分布为9.67×10-6~1.05×10-5 J;输纤通道中的气流场存在压强梯度和速度梯度,纤维在输纤通道中的最大速度在出口处,且在输纤通道中同一时刻气流的速度始终大于纤维的速度,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和输送。在输纤通道与转杯滑移面交接处纤维由于冲击导致的动能向弹性势能转变,速度较低,不利于及时向转杯凝聚槽中输送纤维,容易在转杯滑移面处发生堆积,因此...  相似文献   
5.
郝云冯  何闯 《华中电力》2009,22(3):67-69
由于煤粉的品质达不到设计要求,粉仓粉位不足、异物卡涩、粉仓严密性差等原因导致给粉机多次出现下粉不畅,卡跳的异常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康亚立  何闯 《氮肥技术》2009,30(4):22-24
简要介绍了A202型氨合成催化剂在NC型一轴三径氨合成塔内的升温还原过程及出现的问题,并介绍了经深度还原后所取得的效果及目前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8.
何闯  刘云  杨丽  黄学全 《工业加热》2014,(11):1022-1025
【摘要】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挑战性。主要采用全身结合局部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控制。125I粒子植入治疗已用于实体肿瘤治疗,在腹膜后转移瘤的局部控制和癌性疼痛的缓解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就125I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法治疗腹膜后淋巴转移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马幼平  周淑义  李秀兰  何闯  党晓明 《铸造》2012,61(8):865-867,872
通过调整钢丸中C、Mn等合金元素含量和控制熔炼工艺制备了以奥氏体组织为基体的高碳铸钢丸,并利用OLYMPUS/GX-51金相显微镜、AXIOS(PW4400)型X荧光仪、碳硫分析仪、D/max2200型XRD衍射仪、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仪器和锤击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钢丸组织和性能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C为1.2%、Mn为6%时得到了以奥氏体组织为基体的高碳铸钢丸;奥氏体基高碳铸钢丸的冶金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性能也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碳含量对铸态Mn6系钢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碳含量的变化对铸态Mn6系钢显微组织的影响,探讨了Mn6系钢在铸态下碳含量与奥氏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碳含量在0.93%以下时,凝固组织中发生部分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当碳含量在1.19%时,凝固组织为全奥氏体。而当碳含量达到1.28%时,凝固组织中开始析出第二相碳化物。含碳量1.19%为奥氏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分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