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始粉末颗粒边界(PPB)是粉末高温合金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之一,它是热等静压(HIP)过程中由于元素偏析与表面吸附的氧和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以向粉末颗粒边界聚集为特征的一层网状析出相。PPB的存在阻碍金属颗粒间的扩散与连接,使粉末颗粒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冶金结合,形成弱界面,降低了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分析了PPB形成及评价方法方面的相关研究,综述了PPB对直接HIP成型粉末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一些预防和消除PPB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卜恒勇  卢晨 《材料导报》2011,25(9):112-115,129
与热喷涂及其它传统的涂层技术相比,冷喷涂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即可使采用该技术沉积的涂层保留喷涂前粒子的特性。但在冷喷涂沉积过程中,粒子的尺寸小、速度快、温度低,给实时监测和分析带来很大困难。综述了冷喷涂喷管中气体和粒子运动状态的数学模型,指出使用数学模型建立工作气体和喷涂粒子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快速优化喷管内部几何结构和喷涂过程参数,提高涂层质量,降低实验成本,同时也为阐述冷喷涂粒子沉积机理提供了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DIL-805ADT动态相变膨胀仪测定了5CrNiMoV钢在低于奥氏体屈服强度的应力下的马氏体相变膨胀曲线,根据膨胀曲线分析并计算出了不同应力下Greenwood-Johnson相变塑性机制中的相变塑性系数k值和Koistinen-Marburger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中α和Ms的值,并且将Greenwood-Johnson模型和Leblond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值对比。结果显示:k值随应力的变化有所波动,但趋近于一个定值;通过对比,Leblond模型更符合试验结果;Ms点随着应力的增大呈现微小的上升趋势,说明小于或等于80 MPa 的应力对Ms点的影响不显著;拉应力下α值普遍大于无应力下的α值,压应力下α值普遍小于无应力下的α值,说明拉应力对相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压应力对相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金相试验方法测定42CrMo钢在890~930 ℃下保温10~240 min后的晶粒尺寸。结果表明,42CrMo钢在加热到试验温度890~930 ℃时已经完全奥氏体化,保温过程中的晶粒生长属于正常生长;加热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较大,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较小;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生长缓慢,晶粒尺寸与保温时间满足指数小于1的函数关系。基于试验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得到晶粒长大的Beck模型参数,通过非线性回归得到Sellars和Anelli模型参数,3个模型的预测精度都较好,而Anelli模型的适用性要高于Beck模型和Sellars模型,故在预测42CrMo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时宜使用Anelli模型。  相似文献   
5.
使用冷喷涂方法在铸态AZ91D镁合金基体上沉积了纯Al涂层,所得涂层组织致密,厚度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孔隙率小于1%.随后用机械减薄的方法使Al涂层的厚度减薄到135 μm,对减薄后的试样在真空加热炉中分别进行了400℃×20 h和400℃×40 h的热处理.结果显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Al涂层全部转化为较高硬度和较...  相似文献   
6.
数值模拟是提高大型钢锭质量、优化浇铸工艺、降低实验费用和帮助缺陷诊断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模拟结果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模型假设是否合理,合金热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是否准确等因素.利用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分析了钢液导热系数对钢锭充型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凝固时间和缩孔、疏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热系数的提高显著缩短钢锭整体凝固时间,增加钢锭中心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在模拟计算之前准确测量该物性参数.另外,对于在同一模具中浇铸具有不同物性参数的各类合金,该结果为了解其凝固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DIL 805A动态热膨胀相变仪研究了 SA508 Gr.4N钢贝氏体的TTT曲线和等温相变动力学.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等温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符合Johnson-Mehl型方程,最大相变速率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试验钢的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为360~450℃,最大贝氏体转变量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热膨胀曲线和室温...  相似文献   
8.
卜恒勇  卢晨 《铸造工程》2010,34(1):26-30
综述了铸造过程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简要介绍了国际上应用比较多的铸造模拟软件,重点回顾了这些软件在实际铸造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探讨了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合理地利用铸造模拟软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和试制周期。  相似文献   
9.
冷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冷喷涂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讨论了冷喷涂过程中粒子的临界速度和涂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涂层的沉积机制,并阐述了涂层的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指出合理地控制喷涂参数是获得性能优异涂层的重要条件,同时改进喷枪结构,制备功能涂层和复合涂层将是冷喷涂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阳极氧化铝(AAO)膜为模板,采用真空机械压注法制备铟锡(InSn)合金纳米线(NWs),然后采用“原位放电还原”方法在InSn NWs表面包覆Ru颗粒。随后,将复合材料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合成RuO2/ITO NWs。最后,在H2气氛下还原RuO2/ITO NWs获得Ru/ITO NWs。结果表明,InSn纳米线直径约为40 nm,2 ~ 5 nm的Ru纳米颗粒均匀地包覆在ITO NWs的表面。此外,检测了所得Ru/ITO NWs对纤维素的催化热解性能,所得产物为1,6-脱水吡喃葡萄糖、乙醇醛和羟基丙酮,对比无催化剂、ITO NWs,Ru/ITO NWs所得产物,可以发现Ru/ITO NWs催化剂减少了1,6-脱水吡喃葡萄糖的产生,表明Ru纳米颗粒加剧了热解过程中的氧桥的断裂,加速生成乙醇醛和羟基丙酮,提高纤维素热解效率。同时对存在醚键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也进行了热解分析,结果表明Ru/ITO NWs对醚键的断裂起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