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实验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结果表明:均匀称取约2.5g样品,加30ml水溶解后,再用乙腈定容至50ml,既能够有效地提取蜂蜜中的糖类物质,又保证了和流动相的相对一致性.同时对样品溶解时的分层机理作了初步推测.用该方法处理所得的样品稳定性高,测试结果重复性好.该法加标回收率均在97%~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在0.8%~1.6%之间.采用本研究方法测试了8种不同蜂蜜样品,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离子色谱电导法测定砖茶中的无机氟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芬  史萍萍  傅晓  沈坚 《食品科学》2008,29(2):350-352
采用AS18(4mm×250mm)色谱柱,以梯度浓度的KOH作为淋洗液,建立了一种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测定砖茶无机氟的方法.该法处理简单、快速,定量结果准确.F-的检出限(3S/N)为0.005m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8,不同添加水平上的回收率均在95.0%~106.0%之间.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建立了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蛋白食品中食品着色剂红色2G 的方法。实验优化选择了高蛋白样品中红色2G 的萃取溶剂、吸附剂、色谱条件。本方法应用于火腿肠中红色2G 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mg/kg 和8mg/kg 两种水平上,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104% 及89.98%~94.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37%和2.82%,能够满足高蛋白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镀法制备铜包钨复合粉末,研究不规则形状的钨粉以及经等离子球化处理的球形钨粉的化学镀铜。结果表明,对于颗粒形貌不规则棱角分明的破碎钨粉,经化学镀包覆后粉末没有明显的棱角,表面粗糙。而经等离子球化处理后球形度较高的球形粉,颗粒表面存在缺陷,化学镀后粉末的球形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化学镀层在其表面沉积均匀,且钨粉表面质量得到改善,不存在表面缺陷。化学镀后复合粉末在600℃下进行氢气退火处理后,镀层上的粗糙的表面变得平滑,镀层中的空隙明显减少,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铜层包覆在钨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化学镀可以在钨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铜层,从而改善钨铜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本文首先确定了钨粉化学镀铜的镀液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钨粉粒度对钨粉表面化学镀铜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XRD和SEM来分析W-Cu复合粉体的相组成和钨粉镀覆前后形貌及均匀性,以施镀同样重量的铜粉所需时间来描述镀速的相对快慢.结果表明:钨粉化学镀铜的适合镀液温度为45℃,此时镀速快,镀液稳定不分解,铜镀层致密;随着钨粉粒度变粗,镀速变慢,施镀时间延长,并且过粗的钨粉在镀液中不易悬浮,镀铜不充分;不同粒度的钨粉化学镀后都包覆一层成分单一的致密铜层,化学镀包覆的铜层是晶态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铜包钨复合粉,通过前处理工艺、络合剂、还原剂、溶液的pH值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研究粉镀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镀铜在前处理工艺中必须要进行完全处理才能使得镀层稳定、均匀;使用络合剂酒石酸钾钠和EDTA-2Na相结合,可以既减少镀液中游离的铜离子提高溶液的稳定性,也可以在镀液稳定时间将铜离子完全沉淀,提高镀速,当络合剂EDTA-2Na和酒石酸钾钠质量比为1.2时,沉铜速率最快;还原剂甲醛和溶液的pH值也相互影响着镀液的稳定性,结果显示还原剂甲醛的最佳浓度为10~20 mL/L,pH值为12~13;反应最佳温度为45~55℃;制备的铜包覆钨复合粉表面的镀层均匀、连续、致密。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鱼中碱性橙染料的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和扩展,得到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对评定结果的分析表明:由标准曲线所得的样品处理液中碱性橙浓度的不确定度为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