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植被群落稳定与否是衡量植被恢复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群落研究是植被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红层边坡植被恢复已有十多年,但坡面植被恢复的理论依据现在还不成熟.文中浅谈了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相关理论,这对指导今后的红层地区绿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水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存要素,水资源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地区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必然要以水资源为基础,水资源的利用及其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有些地区水资源甚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而,水资源需求预测就必然成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浦钢公司搬迁工程--轧钢区旋流池基坑为例,介绍了在软土地质条件、承压地下水、周边环境复杂等地质条件下,超深圆型基坑采取了承压水减压手段,并对承压水和周边环境进行信息化监测,保证了基坑的开挖封底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对β-萘甲醚的现有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结合工业生产,得到一条新的工艺,即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β-萘酚和甲醇于130~140℃下回流反应14 h。反应收率最高达95.4%,与现有工艺相当,且随着β-萘酚投量的增加,收率趋于稳定(91.0%)。该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的催化剂浓硫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和环境污染,可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依据参与南海石油化工项目惠州19—3/2/1海上油田开发项目海底输油管线防腐保温工程的实践活动,从项目启动、运筹、作业直到总结,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用于海底双层钢质保温管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了今后在同类项目中应注意的关键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合适的过渡层材料改善三维连通泡沫铜衬底与金刚石之间的结合性,制备出三维连通结构的泡沫金刚石。方法选择三维连通的泡沫铜作为衬底,使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表面沉积Ti、Cr过渡层,然后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HFCVD)在表面改性后的泡沫铜衬底上沉积金刚石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拉曼光谱仪及红外热成像仪等仪器,对样品的表面/截面形貌、成分结构及热扩散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经过Ti、Cr过渡层改性后,泡沫铜表面均能沉积出连续致密的高质量金刚石涂层,在相同的CVD沉积参数下,Cr过渡层泡沫金刚石(Cu-Cr/Dia)的晶粒尺寸更大(~5μm),晶粒质量更高,且膜层厚度大于Ti过渡层泡沫金刚石(Cu-Ti/Dia),Cu-Ti/Dia与铜衬底的结合性要优于Cu-Cr/Dia。Cu-Cr/Dia和Cu-Ti/Dia的热扩散性能均优于泡沫铜,其中Cu-Cr/Dia的热扩散能力略高于Cu-Ti/Dia。结论镀覆Ti、Cr过渡层有效增强了金刚石与泡沫铜衬底之间的界面结合,成功制备了三维连通结构的泡沫金刚石。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4寸陶瓷基板的运输定位精度,设计了一种校正装置,并提出一种通过机器人的辅助搬运来消除偏差的校正方案。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陶瓷基板在料盒中的放置偏差,有助于提高4寸陶瓷基板在运输后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家庭用户使用现有景区共享代步车出现的乘坐拥挤、缺少安全防护、运营成本高、续航不足等问题,构建集成AHP/QFD/TRIZ方法的创新流程进行设计研究以获得解决方案。方法 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拆解并量化景区代步车用户需求;其次,导入质量屋模型建立相关关系矩阵,完成从用户需求到产品设计特性的转化;最后,根据该模型识别的产品特性冲突,利用TRIZ理论进行化解。结果以创新流程结果和发明原理为依据,对代步车驾驶舱、座椅、续航、导览等方面的需求提出解决措施,并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客观合理性和主观满意度的验证评价。结论 构建了集成AHP层次分析法、QFD质量功能展开和TRIZ创新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以此完成景区共享代步车设计研究,方案评价结果表明该流程导出的设计方案更符合用户需求,具备功能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R-θ型传输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平稳、高速运行,避免出现冲击和振荡,对R-θ型传输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基于S型曲线进行轨迹规划。针对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可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情况,提出了两种避障运动方式。然后对不同的运动情形进行讨论,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了两种避障方式下的运动耗时。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基于S型曲线并采用第二种运动避障方式所耗时间较少,且运动曲线光滑,运动过程平稳、无冲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