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抑制的传感器欠采样CT投影域奇异值点抑制方法。为因传感器感应不足造成的短穿透距离和异值噪声较多的投影数据区域进行判定,之后依据判断的异值点自动选择合理阈值,并进行滤波,从而减少了经验值设置,提高了程序自动化抑制噪声的程度,并使得图像统计分布更趋于非平稳高斯分布。经过模拟仿真验证得出:该方法对因低剂量CT扫描造成的欠采样噪声,尤其是对设备老化和因经验设置造成的过大过小滤波问题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程序代码相似性的识别是利用一定的检测识别手段,判断两个源程序代码之间的相似性,并度量两个程序代码之间的相似程度。代码抄袭是程序设计课程中频繁出现的一种作弊行为,检测源代码的抄袭对验证学生程序作业的独创性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计算机教学考核中对程序设计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应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来对比两个源程序文件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同时设计可用于教学考核的程序代码相似度评判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的趋势越发严重,老人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文章研究了通过多个传感器、高级功能模块和DMP安全气囊实现了对老人的身体信息实时监测并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在危险环境下对其实行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4.
AlCrN 薄膜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领域,Mo 和 C 的掺杂对提高 AlCrN 薄膜的硬度和耐磨性有理论上的可行性,然而 Mo 和 C 元素的共同作用对 AlCrN 薄膜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仍须进一步探索。使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和热丝弧离子镀复合薄膜设备在硬质合金和 Si(100)表面制备 AlCr(MoC)N 薄膜。使用 SEM、XRD 和 EDS 分析薄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元素含量,采用纳米压痕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仪和 3D 轮廓仪表征薄膜的硬度、耐磨损性并观察薄膜的磨痕形貌。结果表明:随着 MoC 镶嵌靶(Mo 和 C 等面积)电流的增加,Mo 和 C 元素含量上升,当 MoC 靶电流为 2.5 A 时,薄膜中 Mo 和 C 的含量分别升至约 14.6 at.%和 9.1 at.%。与 AlCrN 薄膜相比,AlCrMoCN 薄膜中出现 β-Mo2N 和 γ-Mo2N 相,c-CrN 相的生长从高表面能(111)面转变为低表面能(200)面。随着 Mo 和 C 元素含量的增加,薄膜硬度先增加后减小,靶电流为 1 A 时薄膜硬度达到最大值 35±0.5 GPa,在 MoC 靶电流为 2.5 A 时,薄膜出现可由 SEM 观察到的纳米多层结构,此时 AlCrMoCN 薄膜硬度下降至约 23±1 GPa。随着 Mo 和 C 元素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残余压应力由 4.8±1 GPa 减小至 2.2±0.1 GPa。与无 Mo 和 C 薄膜相比,Mo 和 C 的掺杂有利于降低 AlCrN 薄膜的摩擦因数,Mo 和 C 含量增高,薄膜的摩擦因数大小呈现相近的趋势。AlCrMoCN 薄膜在与 Si3N4对偶球对磨时获得相较于 Al2O3对偶球更低的磨损率。对比分析 AlCrN 薄膜在不同 Mo 和 C 含量下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揭示 Mo 和 C 的作用机理,可对其实际应用场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