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如今纳米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制造,但有些纳米材料贵比黄金,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米技术的应用。据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可有效地对纳米粒子材料进行回收并再利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铂铑热电偶丝在等幅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并得到了具体的疲劳寿命数据,也发现了影响铂铑偶丝疲劳寿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偶丝铑含量的增加,偶丝的疲劳寿命降低;随着偶丝线径的变粗,偶丝的疲劳寿命降低;真空熔炼炉制造的偶丝疲劳寿命优于高频熔炼炉;水冷铜模铸造的偶丝疲劳寿命优于石墨模铸造。  相似文献   
3.
据悉,全球最大铝生产商——俄铝(UCRUSAL)近日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为期5年的合作计划。该公司将提供150万美元(约1,170万港元)赞助进行3个合作项目,合作的“重头戏”是双方将会开展为期3年的“复合铝”的进深研究计划,若能成功研制“复合铝”覆盖建筑物外墙,可有效抗热,减少空调用电达2成。  相似文献   
4.
漏板是玻璃纤维工业中必不可少的纤维成型装置,在玻纤拉丝工艺中处于核心地位,普遍由耐高温熔融玻璃侵蚀的传统或弥散强化铂铑合金制成。在漏板的众多零部件中,底板与漏咀是决定玻纤产品质量的核心部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严格设计;其制造方法主要分为分体装配法与整体成型法。近年来,高昂的铑价导致了漏板原材料“去铑化”;玄武岩纤维需求量的稳定增长使得对漏板性能与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简述了漏板的工作环境、性能要求、结构设计、原材料与制造方法,并展望了漏板制造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志先 《建材与装饰》2013,(10):103-104
瀑布沟水电站尾水出口提前具备出口闸门挡水和尾水渠充水条件,但因工期变化太大,各种复杂边界环境下,1#尾水出口闸室以上混凝土未能在充水前完成,且在汛期已无法采用常规的满堂脚手架支撑进行施工,1#尾水出口闸室板梁混凝土施工,必须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并取得成功。本文全面介绍了1#尾水出口闸室板梁施工的优化设计及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6.
立缫机的索绪阀(又称长柄凡尔)是每台缫丝机的必要部件,索绪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索绪效率和蒸气耗用量。该阀要求启闭方便,不漏汽。目前索绪阀制造工艺复杂,每只耗用铜材约一公斤,使用寿命又不长。我厂保全工从增产节约的愿望出发,想方设法,采用冷水咀的原理,对索绪阀进行改装,原阀体全部利用,仅将阀杆稍加改变,在杆的一端加装阀芯垫片,阀芯用黄铜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西延线土建6标凤~南区间盾构施工为例,通过区间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地质条件以及工况等,对掘进参数的选取等进行总结,提出符合该地层条件下的掘进参数,并提出了掘进速度是盾构施工的核心,以便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运用Minitab软件中的山口实验设计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探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银溶液滴加时间和pH三因素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并对最佳参数组合所得的样品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对比了气流粉碎前后银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三因子中,硝酸银滴加时间对银粉振实密度影响显著,其余两因子为非显著因子,最佳参数组合为反应温度35℃,滴加时间90 min,pH=1,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银粉振实密度为4.90 g/cm3。对该条件下的样品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后测试分析,发现样品粒度分布减小,表面形貌比粉碎前光滑圆润,XRD半高宽变大,晶粒尺寸变小,振实密度增加到5.42 g/cm3,说明气流粉碎处理可改善银粉品质。  相似文献   
9.
据海外媒体报道,WSTS(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日本协会近日发布了WSTS的2010年春季半导体市场预测。鉴于从2009年底开始的半导体市场的迅速复苏持续到了2010年上半年,WSTS此次大幅上调了2009年11月发布的秋季预测。  相似文献   
10.
<正>据有关媒体报道,拓墣产业研究所在近日的报告中预估,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产值2721亿美元,年增23.5%;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预估800亿美元,年增率约17%;台湾半导体产值新台币1.58兆元,年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