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梁剑涛 《南方建筑》2006,(11):68-70
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已成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第六组分.为便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强度预测,发展了一个含掺合料因素的混凝土强度公式,该公式适用于掺合料品种不同、掺量不同的混凝土.掺合料强度函数不仅可以定性地而且可以定量地衡量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是掺合料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铝活化塑料表面化学镀铜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使用铝粉为活化剂的置换化学镀铜的新工艺,重点探讨了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表面制备含铝-环氧树脂活化涂层过程中,铝粉的粒径、含量及涂层厚度等工艺条件对ABS镀铜层表面形貌、结合力及导电性的影响。优化设计的工艺可以替代传统的钯活化前处理工艺,且不使用有毒的甲醛还原剂;该工艺适用于各种塑料、金属甚至玻璃等基材表面的化学镀铜。  相似文献   
3.
为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论文以某款变频空调室外机的电子元器件散热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电器盒及散热器安装位置的前提下,利用CFD模拟手段进行散热器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经实验方案验证,最终在短时期内设计出较优的散热器。  相似文献   
4.
具红外隐身功能石蜡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脲、甲醛、三聚氰胺聚合物包覆普通石蜡微胶囊化的工艺,力求实现其在红外隐身上的效果,得出实验室最优工艺条件为:(1)以脲∶甲醛∶三聚氰胺摩尔比为1∶3∶1,pH值8~9,60℃水浴0.5h制备预聚液;(2)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添量为5%,3000r/min转速下,15min制备相变乳液;(3)固化条件为pH值约4.5,70℃水浴,反应时间1.5~2 h.所得微胶囊经红外、DSC测试,结构完整,相变热略低于石蜡,相变温度则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5.
在以300 W中压汞灯为光源的光化学反应器中,研究了UV-Fenton氧化法处理含甲醛有机废水时Fe2+浓度、H2O2浓度、pH值、温度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适宜条件,得出不同条件下甲醛废水降解的动力学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甲醛质量浓度为30 mg/L时,H2O2投加浓度为2 mmol/L,H2O2与Fe2+投加摩尔比n(H2O2)∶n(Fe2+)=5,温度为室温23℃,pH=3,此条件下反应30 min,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1.89%。在此基础上,对UV-Fenton法降解甲醛反应产物的紫外光谱分析表明中间产物为甲酸,甲酸的进一步氧化降解是甲醛彻底矿化的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6.
梁剑涛 《广东建材》2006,(10):29-31
1 塑料管 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和固化剂等。  相似文献   
7.
金属铜薄膜的制备与红外发射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镀铜工艺,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在普通平板玻璃表面制备了金属铜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四探针电阻仪,红外光谱辐射计等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金属铜膜的红外发射率与波长以及电阻率的变化关系,并与经典的Hagen—Rubens关系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铜膜的发射率随波长的增大而降低,在特定的波段,发射率随电阻率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Fenton法降解偏二甲肼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enton试剂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选用COD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对偏二甲肼及其重要的两种中间产物二甲胺、偏腙在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偏二甲肼和偏腙在pH=3的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1.6%和80%;而二甲胺则在pH=9的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8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