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给水管线不同管段在灾后对于管网整体可靠度影响的差异性,为了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管段对管网系统连接可靠度的贡献,引入失效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建立了基于历史经验方法的管网可靠度及管线失效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计算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管网连接可靠度结果与其他文献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而应用该模型计算出各段管线的失效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对管线防灾等级划分,给出了管网分割方法与管网震后恢复策略。研究结果为编制给水管网抗震防灾规划、震后管网恢复计划及制定出相应的抗灾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玻璃纤维电子布表面缺陷分类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分类方法。首先,对所有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旋转和添加噪声等预处理操作;其次,引入ResNet网络,将特征提取层得到的特征进行迁移,并加入了批规范化层、激活层和全连接层等几层网络组成分类器层,进而构建一个新的深度迁移学习网络;最终训练得到电子布缺陷分类模型。利用电子布缺陷图像样本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的缺陷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9.1%,且实时性良好,能满足实际工业需求。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效果,并将其在实际应用方面同压滤机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蓝藻二次污染问题的最终途径,部分现有的蓝藻处置途径已不满足目前的环境保护要求。通过分析太湖环湖各市蓝藻打捞能力、分离能力、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能力以及蓝藻打捞情况,提出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为做好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东太湖历来是太湖水环境质量最好的湖区,但近3年东太湖出现水环境质量下降、富营养化加重的问题,通过对东太湖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下泄流量加大、底泥扰动、水生植被退化是影响东太湖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构建消浪设施以及生态清淤和湖滨带建设等改善东太湖水环境质量的水工程措施,为东太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 自2008年6月中国电信正式收购中国联通CDMA后,中国电信正式成为一个全业务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全面推出其自有品牌的服务和业务。中国电信除了需要考虑新网元新业务在电信侧的部署外,还需要考虑实现联通侧原有网络和原有业务的平稳承接及迁移割接,以支撑电信新用户放号和老用户平稳过渡。由于C网全国级业务平台系统种类多、技术复杂,且与核心网络关联紧密,迁移割接方案的制定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因此,中国电信专门成立项目小组进行原C网全国级业务平台的迁移割接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580吨级造船龙门起重机主梁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结构试件进行疲劳试验,获得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同时观测试件的裂纹形成、扩展现象。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的S-N曲线,对照选取标准中的S-N曲线,为结构疲劳分析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配电网系统中,环网柜是其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其内部隔间较多,且结构设计相对来说较为紧凑对于绝缘的要求比较高,运行压力较大,需要承担较重的负荷;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电网、环境以及自身质量等,最终对设备应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其运行出现故障。对此,可以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设计,设计智能环网柜,并将其应用在配电网系统之中,使配电网朝着智能化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负压蒸发技术存在传热效率低、设备投资大、真空稳定性差、水质不稳定、最终乏汽冷凝成本高等问题。深入研究微正压蒸发理论依据及应用条件,提出热能平衡因子Δqz是控制微正压蒸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不凝气外排所携蒸汽热能及冷凝水、外排浓水热能的回收是保障微正压工况下MVR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措施。MVR板式降膜蒸发工艺在微正压条件下运行,装置产水矿化度小于等于30 mg/L,降膜蒸发板换热系数相较于微负压蒸发提高10%以上,总体设备投资减少约6%~8%,消泡剂、pH调节剂加药量大幅减少。通过对比微负压与微正压两种工况下的运行数据表明:微正压控制蒸发工艺参数具有产水水质更优、换热系数更大、投资更省、能耗更低、降低药剂耗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