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多核处理器产生背景和原理,分析了多核处理器和基于多线程的并行程序设计在指控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并行应用的编程过程。最后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环境下采用OpenMP编程实现了指控系统中一个算法的并行化,并根据多次运行给出该程序在不同线程数目下的平均耗时,验证和分析了基于多核CPU的并行程序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运用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离不开条码、RFID等物流信息技术,将这些使能技术综合应用,能实现物流的仓储、配送、运输、信息等管理。同时,将CRM、DSS、SCM等先进的使能技术及其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集成起来,能有效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建立更智能、更迅捷的物流链。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锰酸锂纳米粒子并对其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锰酸锂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3 mAg/g,但经过5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的衰减率超过10%。容量衰减比较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所制备的纳米尖晶石锰酸锂材料表面积大,其与电解液的反应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4.
王佳伟  陈白珍  陈亚  范瑞娟 《电池》2012,42(5):270-27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二氧化锰(MnO2)电极材料,研究pH值、干凝胶焙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制备的MnO2为直锰矿型,晶体呈纤维丝状,颗粒结构松散、内部孔道较大,有利于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在pH值为8.0、干凝胶焙烧温度为350℃时制得的MnO2性能最好。以0.5 mol/L Na2SO4为电解液,制得的MnO2组装电容器,以66.5 mA/g的电流在0~0.8 V进行恒流充放电,比电容达169.05 F/g。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在高度分布、高度异构环境下的系统集成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系统集成架构。基于服务组件架构/服务数据对象(SCA/SDO)技术构建了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分布式SOA应用,在Java EE平台上基于SCA/SDO技术实现了供电调度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集成,所采用的方法充分体现了SOA的开放性和跨平台等特性,并且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在线优化监测问题,是现在电力系统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输电线路上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准确定位问题,分别在一维和二维空间上给出了改进的DV-HOP算法,根据输电线路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链状线型非均匀分布特点,结合节点的连通性,精确计算未知节点到每个锚节点间的距离,再用三边定位算法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DV-HOP算法使得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定位误差受到抑制,能够达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更加适合输电线路上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定位.  相似文献   
7.
选择SiC复合材料(比容量600 mAh/g)混合人造石墨为负极,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为正极,以EC+DMC+EMC(其中EC+DMC+EMC体积比1∶1∶1)为基础电解液,组装成2. 83Ah18650圆柱电池,考察FEC不同添加量对硅碳负极体系全电池性能影响。结果表明:FEC的加入对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因为FEC先于碳酸酯类溶剂在负极表面形成薄且稳定的SEI膜,抑制碳酸酯类溶剂的分解及Si负极的氧化,其产物具有良好的柔性对Si负极体积膨胀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经过对比,加入8%以上FEC电解液的电池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 848 Ah,库伦效率82. 8%,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97. 8%。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简便工艺,得到具有抗菌和可循环性的油水混合物高效分离用水下超疏油不锈钢网(SSM)材料。方法 将酸洗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依次浸入羧甲基纤维素、海泡石分散液和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中改性处理,得到可高效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水下超疏油不锈钢网。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改性后不锈钢网的微观形貌结构、润湿性、稳定性、抑菌性以及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改性后不锈钢网表面被成功地构筑了一层具有微/纳米级结构的绿色亲水涂层,在空气中水接触角可达到0°,水下对不同油的接触角都可达到150°以上(在经酸、碱、盐溶液腐蚀浸泡8 h及物理刮擦20次后依然如此);对于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都可达到98%以上,经过20次循环分离及酸碱盐溶液腐蚀浸泡8 h后分离效率仍大于97%,且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结论 通过浸涂与液相沉积方法简便环保地在不锈钢网表面构筑了具有抗菌性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对于多种油水混合物都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本研究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分离材料低成本绿色简便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钛铬酸锂/钛酸锂复合材料,比较了包覆钛铬酸锂前后和不同干燥方式下负极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球形结构和表面特性,综合电化学性能较好,可逆比容量可达到160.7 mAh/g, 200次1C循环后容量保持率95.4%,材料在15C充放电倍率下其比容量为1C的81%,倍率性能优异。利用交流阻抗测试,对材料的失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表明电荷和锂离子传递阻力的增加是材料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水果表皮和生牛奶中筛选出可利用乳糖的酵母菌,并对其利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共得到10株可利用乳糖的酵母菌,初步的降解试验表明,菌株B1、B2、H1和H2对牛奶中乳糖的利用效果最明显。对该4株酵母菌的生长曲线、最佳处理时间和接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株菌在20 h~26 h生长量达到最大,26小时后均可将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从5%左右降至2.5%左右,与国家标准低乳糖牛奶的含量相当;菌株B1的最佳接种量为6%,B2、H1和H2的最佳接种量均为8%。对4株酵母菌处理后的纯牛奶的气味进行初步的感官评定,发现各菌株处理后的牛奶均有不同程度的香味。采用形态观察法结合18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的方法对该4株酵母菌进行鉴定,其中B1、B2分别为梅奇酵母菌属(Metschnikowia sp.)和威克汉姆酵母菌属(Wickerhamomyces sp.),H1和H2均为毕赤酵母菌属(Meyerozyma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