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降低高温高压气井开发成本,油气田现场往往采用不同钢级或不同防腐级别的油管进行复配,而复配可能会带来环空带压风险。由于高温高压气井对生产管柱气密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复配油管的气密性需要进行试验验证。本文将不同钢级、不同防腐级别的多个气密螺纹油管连接成一个管串,进行常温和高温气密性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防腐材质、不同钢级的油管复配连接气密性保持良好,且气密螺纹扣油管气密性能在高温状态下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东海某气田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腐蚀前后的性能试验和在腐蚀介质中的渗透性试验,比较目前国内外封隔器胶筒使用的主要橡胶材料(氢化丁腈橡胶、氟碳橡胶、氟硅橡胶和AFLAS橡胶)在腐蚀后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压缩永久变形等性能,以及在腐蚀介质中的渗透性。结果 性能最优秀的是氢化丁腈橡胶,其次是AFLAS橡胶,氟硅橡胶和氟碳橡胶性能较差。随着压差的增大,4种橡胶材料的抗渗透性变差,相同温度(120 ℃)下,氟硅橡胶在4个压力条件下的抗渗透性能均优于其他橡胶材料。随着温度的增加,4种橡胶材料的抗渗透性变差,相同压差(10 MPa)下,氟硅橡胶在4个温度条件下的抗渗透性均优于其他橡胶材料。结论 氢化丁腈橡胶的性能(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和压缩永久变形)相对较好,次之是AFLAS橡胶,再次是氟碳橡胶和氟硅橡胶。温度对橡胶渗透性的影响比压差大,对某些橡胶而言存在阀值效应,当超出一定温度后,橡胶抗气体渗透性能迅速下降。因此,应根据服役环境合理选择橡胶材料,且尽量使封隔器胶筒处于应力平衡状态,延长井下工具安全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大位移井修井过程中存在找水堵漏存在的技术困难,从国内外现有的找水方案分析出发.详细分析了井下超声波流量组合测井方法用于大位移井找水作业施工中做法和特点,给出了具体的找水堵水方案和措施,为海上大位移井找水堵漏设计和施工提供很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扭力冲击器在海上深部地层的提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海域A区块地质条件复杂,中深部井段地层岩性为花岗组灰色泥岩与粉砂岩、含砾细砂岩和中砂岩互层。钻井过程中可钻性差,钻头憋跳严重,机械钻速低。为提高钻井效率,在A3井深部井段采用扭力冲击器配合PDC钻头,开展了提高机械钻速的尝试。应用结果表明,该井的机械钻速比邻井提高了20%以上,有效减少了钻头卡滑现象,消除了钻头在井下运动时的不规则振动,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同时为LWD等其他钻井工具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东海西湖区块高温高压深探井井身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东海西湖区块原有井身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井壁稳定差、井下故障多等问题,参考海上常规探井自上而下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地质必封点和地层压力分布确定技术套管的尺寸、层次和下入深度;根据地质目标、井控能力和完井测试要求确定表层套管和完井套管的尺寸和下入深度.优化后的井身结构为:φ508.0 mm表层套管下至井深600.00 m左右,封固不稳定地层并建立井口,提供充足的井控能力;φ339.7 mm技术套管加深下至井深2 400.00 m左右,封固不整合面和煤层等不稳定地层;φ244.5 mm技术套管加深下至井深4 000.00 m左右,封固压力过渡带,保证打开储层时具有良好的承压能力;同时,在2 400.00~4 000.00 m井段备用φ298.4 mm技术套管封隔特别复杂地层,避免深部出现小井眼井段和储层测试困难的现象.东海西湖区块的2口直井采用了优化后的井身结构,与采用原井身结构的邻井相比,优化后的井身结构成功封隔了复杂地层,有效减少了井下故障,避免了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高效钻井.   相似文献   
6.
海上低孔渗油气藏对射孔工艺要求高,常规聚能射孔普遍存在压实损害带,导致渗流阻力大、产能降低,对探井测试产能的准确分析造成较大影响。后效复合射孔技术通过常规射孔弹+后效体的复合结构,两级做功改善孔道几何形态,室内进行了射孔流动效率实验、地面混凝土靶射孔实验,相比常规射孔流动效率提高38%,穿深提高17%,入口直径增大22%,孔容提高45%,孔道周围形成明显的网状微裂缝,有效恢复储层渗透率。射孔施工时采用井下动态监测技术测量井筒压力、温度及管柱横向、纵向冲击力,为射孔参数优化、管柱安全性、井筒完整性评价提供依据。该技术在海上M1井的测试作业及射孔完井作业中得到成功应用,对提高深部低孔渗油气藏的评价测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平裸眼气井完修井面临储层保护难度大、井筒清洁效率低、井控安全风险高等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机械式油藏隔离阀。新型油藏隔离阀是一种机械式可重复开关球阀,由专用开关工具打开和关闭球阀,油藏隔离阀与悬挂封隔器组成的隔离系统可以防止球阀上部流体向下流动,又可以防止球阀下部流体及气体向上流动。对油藏隔离阀球阀密封性能、球阀开关操作、球阀重入密封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验证了此新型油藏隔离阀性能安全可靠。现场试验表明,该工具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可实现工作液零漏失,井筒清洁效率高,经济实用。该油藏隔离阀为实现油气井全寿命周期储层保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老井侧钻大位移井是经济高效开发断块油气藏的重要方式,对完工安全射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湖AM1是一口超深、大位移、大斜度井,井深6 866 m,水平位移5 350.49 m,最大井斜77.81°,其中60°井斜以上井段4 524 m。该类井射孔作业面临着管柱施工安全、常规电缆无法校深、井控监控方法等问题,通过优选114 mm射孔枪尺寸,提高管柱通过性、预防卡枪,采用三公枪头保护起爆器、延时装置等关键射孔工具,降低机械及压力载荷影响,应用LWD工具测量地层伽马和套管同位素标记位置,代替电缆校深工艺快速实现管柱精确定位,优化形成LWD校深射孔管柱结构,制定了适用于超深井的井控评价方法,配合采用低摩阻完井液体系,相比常规体系降低井筒摩阻30%,确保了射孔管柱的顺利下入。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明显降低了复杂超深井的射孔风险,达到了安全施工、精确射孔的目标,对老油田深度挖潜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东海P-1井利用老井侧钻开发边际油气藏,具有井深大、水平位移大、大斜度稳斜段长等特点。为解决大位移井完井作业中因井筒条件限制,净化清洁难度大、井筒摩阻大、射孔校深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常规管柱结构设计难以满足操作安全可靠的要求等问题,通过对井筒清洁技术、高效润滑技术、射孔校深技术和管柱优化的研究,有效清洁超深大位移井井筒,降低井筒摩阻,解决射孔校深难题,实现气井管柱密封评价和封隔器安全坐封。现场应用表明,东海超深大位移井完井技术可行,实现了边际油气田的低成本开发。  相似文献   
10.
高温油气井的开发必须使用高密度的环空保护液,为了避免高密度环空保护液对井下管柱和设备的腐蚀,确保施工安全,室内开展了适合高密度环空保护液的抗高温缓蚀剂研究,采用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评价了抗高温缓蚀剂HSJ-M加量、温度、环空保护液密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高温缓蚀剂HSJ-M加量的增加,N80、1Cr-L80、3Cr-L80、13Cr-L80等4种材质挂片的腐蚀速率均逐渐降低,在温度为160℃、环空保护液密度为1.65 g·cm-3、抗高温缓蚀剂HSJ-M加量为3.0%时,4种挂片的腐蚀速率均降至0.076 mm·a-1以下;加入3.0%抗高温缓蚀剂HSJ-M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环空保护液密度的增大,4种挂片的腐蚀速率均逐渐升高,当温度为170℃或环空保护液密度为1.75 g·cm-3时,腐蚀速率仍低于0.076 mm·a-1;加入3.0%抗高温缓蚀剂HSJ-M后,1Cr-L80、13Cr-L80挂片的电化学腐蚀速率均明显降低,极化曲线均明显右移,自腐蚀电位升高,耐腐蚀性能明显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