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国庆  张伟  钱思成  于萱 《表面技术》2022,51(5):177-185
目的 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配方Al-Zn-In合金阳极在南海环境条件下的腐蚀形貌及电化学容量、电化学效率等性能参数,为深海工程装备的阴极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在我国南海1200m深海试验架上搭载阳极阴极保护测试装置及数据采集、存储系统,采用自放电测试(Free Running Test,FRT)试验方法研究了阳极在110 d长周期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其表面腐蚀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 1#—3#阳极下水后工作电位均快速活化,整个试验阶段,平均工作电位分别为-1.029、-1.033、-1.098 V(Ag/AgCl/海水);电化学效率分别为81.62%、78.02%、87.90%。仅自主设计的3#配方阳极的开路电位和电化学效率达到了UNE-EN 12496-2013阴极保护设计标准的要求。结论 与模拟深海环境下的恒电流测试(Galvanostatic Test,GST)短期试验(4 d)结果相比,同一配方阳极在深海110 d长周期FRT测试条件下的电化学效率分别降低15.13%,18.87%和8.14%。长周期FRT试验更接近实际阳极服役状态,可为深海阴...  相似文献   
2.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海洋环境下控制钢结构腐蚀有效的方法,电流效率与电位稳定性是鉴别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了电流效率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等方法,测试分析了三种不同成分铝合金牺牲阳极在低温高压海水环境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成分的铝合金牺牲阳极都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其中成分3的铝合金牺牲阳极表面溶解最均匀,呈现均匀溶解形貌,未见明显蚀坑和晶间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3.
2003年初,国家建设部发出公告,要求全国建设工程自2003年7月1日起正式实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标志着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转变,使得国内建设工程计价和招投标模式全面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本文就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如何提高投标竞争力和在施工中的合理运用作一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蒯青  钱思成  钱春志 《山西建筑》2016,(6):214-215,222
以某高层住宅小区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从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保证了该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解液对铝微弧氧化膜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2SiO3和NaAlO2两种电解液体系中用微孤氧化法制得铝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分析等对铝氧化陶瓷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及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下生成的氧化膜均由α-Al2O3和γ-Al2O3相组成,Na2SiO3体系下形成的氧化膜中α-Al2O3相的含量更多;陶瓷膜表面有大量的类似火山口的等离子放电产物和明显的放电通道,Na2SiO3电解液中形成的氧化膜放电通道闭合得较好;由恒电位极化可以看出微弧氧化陶瓷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Na2SiO3体系下生成的氧化膜耐腐蚀性能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6.
电参数对纯铝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思成  刘贵昌 《材料导报》2007,21(F11):263-266
在Na2SiO3电解液体系下用微弧氧化法制得铝氧化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TR110袖珍粗糙度仪、覆层测厚仪、显微硬度仪及点滴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电流密度、脉冲占空比及频率对纯铝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电流密度的增大,α-Al2O3和γ-Al2O3相的含量增加,陶瓷膜的硬度及粗糙度也增加,厚度和耐蚀性先增大后减小;随占空比的增大,陶瓷膜的厚度、硬度及粗糙度均增加,当占空比小于30%时,腐蚀时间随占空比的增大而延长,占空比大于30%时腐蚀时间略有缩短,占空比为30%时膜层的耐蚀性达到最佳;频率对陶瓷膜的粗糙度和硬度影响较小,5000Hz频率段下膜层的厚度最厚,耐蚀性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