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与景观资源的山体,在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无序扩张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占。山体生态修复作为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目前实践主要集中在单个破损山体修复工程技术与山体公园建设方面。本研究有别于传统生态修复手段,基于生态风险空间识别,从区域生态安全角度,构建了"风险诊断-空间识别-格局构建-分类保护"的山体生态修复的研究框架,对济南市西部新城山体进行生态风险动态评价与植被覆盖动态分析,识别区域内重要的高生态风险点,从生态过程完整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视角出发,构建"源-廊-战略点"的山体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体系,提出西部新城山体分类保护与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城市山体相关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泉水聚落因其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泉水系统,进而深刻影响了聚落体系与环境、聚落规模与形态、聚落空间与肌理等各方面。洪范池泉群作为济南十大泉群之一,其中浪溪河流域泉水分布众多,泉水聚落分布密集。选取与泉水关联度高的4个典型泉水聚落,分析其自然格局与三生空间、聚落形态与街巷肌理以及泉水系统与利用方式,识别泉水聚落的地域性景观。研究发掘了浪溪河流域泉水聚落地域性景观背后所蕴含的相地选址、泉村相融、水巷交织、畔泉而居、系统关联以及交融互利的生态智慧,这种敬畏自然、顺应环境的生态哲学是泉水聚落传统人居环境维系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3.
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自然资源内涵从传统的空间系统扩展到生态系统,强调其内在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关联性。在厘清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和生态过程的基础上,以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例,将区域生态修复工程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相结合,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构建了水源涵养、地质灾害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识别泰山区域潜在的重要生态廊道,构建了"一核三心一轴一带多节点"的泰山区域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