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荣幸  庄岳  何蓓洁 《建筑师》2019,(5):35-43
17—18世纪,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全球贸易,欧洲掀起了一场波及诸多领域的"中国风"。在英国,从政治家、哲学家、文人等一代文化精英致力于翻译、编纂传入欧洲有关中国的文献,到全社会对自然风致园、"中国风"点景建筑的实践与讨论,再到18世纪末英国人出版直击中国的著作,存世的一系列英文文献、设计图纸中多有关涉中国古代建筑的信息。本文以时间脉络为轴,尽可能全面搜集17—18世纪在英传播的涉及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根据不同时间段因社会背景有异、对中国建筑认知的深度不同,初步作一分类。希望可以为今后明晰中国建筑意象在英国的内容变迁与英国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互动联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规律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一视野,梳理了历代凸显解释学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语言元素,如楹联题对、诗文笔记等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方法,就是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已从不同领域陆续整理和吸纳了较多 1840 年以后西方关于中国陵墓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然而,即使学界已将国外汉学纳入本土学术视野中,也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层面,鲜有从建筑视角出发,对 19 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关于中国墓葬建制研究成果的总结探讨。因此,本文谨将该时期的部分重要史料著述校核整理,以汉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为脉络,结合建筑学和学术史视角,分三个阶段对过往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尝试探明西方对待中国陵墓及丧葬观念的看法,汲取其知识论的成果,借鉴其方法论的学术思维。  相似文献   
4.
语言(题名、楹联、诗文等)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段,赋予“景”以象征隐喻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清代皇家园林精品北海镜清斋(静心斋)中的抱素书屋、焙茶坞、韵琴斋、罨画轩、画峰室等五座建筑,形式简朴单一,却由于命名及相关意义群和位置经营的不同,最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意境。事实上,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匠心独具的显著特点之一;即不仅仰赖建筑形象来传达建筑意匠,而且要在传统解释学基础上,巧妙会通并运用文化典故,通过语言方式竭力扩展象外之境。本文通过对乾隆相关文字阐释的追踪分析和与建筑处理的相互印证,揭示了乾隆关于镜清斋的设计思路与手段,有助于理解语言在凸现深化建筑意匠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对这一方法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语文现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出现,一方面归因于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所具有的图画美,另一方面也由于汉语语言单位的单音节化和语义语法的多元互动性,使之在组合及表意上高度灵活,押韵、对仗、回文等语言技巧又使之具有超越形象美的音韵美.而中国古人特定的诗性思维方式与语文模式互为影响,则是语言、文字乃至文学融入园林的必然根源.  相似文献   
6.
正《在图像上书写:建筑、城市与再现的政治》这部别致的杂文集汇聚了英国著名建筑学者、梅蒂斯(Metis)工作室创始人之一马克·多里安十余年来所写作的建筑评论中的精华内容。12篇杂文包含了作者对近两百年间西方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以及艺术装置的著名案例基于图像与再现角度的思考。粗看起来,此书似乎无异于通常的系列建筑评论,其讨论的主题也多为国内读者熟知的西方建筑或都市景观项目,从1822年乔治四世入爱丁堡庆典的城市巡游路线到迪拜的穹顶滑雪场,从芝加哥世博会首现的  相似文献   
7.
庄岳  王其亨 《中国园林》2006,22(3):92-94
在唯理的西方经典哲学影响下,规则式园林长期主导着西方造园传统;而在18—19世纪,英国自然风致园却一举颠覆了这一传统而向自由式造园转型。它由诗人群体发起和推动,强调情感、想象及创造力,是诗性思维回归于西方世界的重要表现。而在中国,自由式造园也深受诗性智慧滋养而源远流长。东西方自由式造园的互通现象,正显现出诗性思维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共通性看中国古典园林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邬东瑶  庄岳 《中国园林》2010,26(1):37-40
同一文化系统中的各种文化形式间都有着内在、有机的联系,这些文化形式从不同程度上具有共通性。带有强烈精神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属于中国文化大系的一员,它与诗、书、画、语言、戏剧等同属心态文化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文化共通性。流传至今的古代造园专著非常有限,而诗词、画论、文论等却浩如烟海,如果能够把握不同文化形式的共通性,把相关文化形式拿来作一种"通感"式的比照研究,将大有裨益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以园林文化与语言文化为主线进行对比论证,初步探讨中国传统文人思维的3种典型特征,即综合整体性、辩证性和诗性在园林文化与语言文化等相关文化形式上的共通性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