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麦哥本哈根8字住宅是丹麦Big建筑事务所的优秀代表性建筑。该文梳理了20世纪丹麦集合住宅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从功能与生活方式、空间形式与交通方式三个方面解析了8字住宅对丹麦现代集合住宅的传承与发展。8字住宅中多种功能混合并置,使居住与城市生活更好的渗透与呼应;半户外空间的多样化与庭院空间的立体化极大拓展了集合住宅的传统空间形式。另外,通过8字形坡道这一创新型交通方式的引入也给居住者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丹麦设计者们不忘继承传统和积极应对新型生活方式和环境模式挑战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徐维波  韦峰 《建筑师》2009,(4):77-84
唐宋时期在整个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对“山”、“水”这两个重要的园林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园林的基本模式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唐宋时期私家园林的环境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变迁轨迹进行初步的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针对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的现状,指出文物古迹制定保护性规划是文物及规划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结合河南省民权县白云寺保护规划的调研、分析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就文物保护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园林在性质和功能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白居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图通过对白居易《池上篇》和《庐山草堂记》两篇章的分析,来阐述他的造园思想及其园林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南北朝之前,由于受早期园林服从宗教目的的影响和使用者身份地位的限制,此时的园林还没有成为一种与住宅相对等的居处方式而被人们广泛认同。到了唐代,由于禅宗的影响和水墨山水画的出现,以及私家园林的兴起,使得这时的园林逐渐成为了一种以(与正统居处方式相对等、相补充的)居住这一功能为基础的娱情适性的场所。在这一根本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的场所中,园林中的人与园林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述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这时的园林已经由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礼仪…  相似文献   
6.
徐维波  韦峰 《华中建筑》2013,(10):155-160
该文通过对郑州人民路景观轴线的最初设计、逐渐形成及随后的功能演变与郑州近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拓展关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得出郑州这一重要的城市景观轴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城市功能被演替、空间格局被肢解、轴线意义逐渐隐退,并且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功能的多样化,原有以二七广场为核心的放射形道路模式反而使城市各种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结论,为我们今天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5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改革背景和实践教学体系出发,介绍了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3个专业开放式实践环节平台的搭建。在此平台基础上,对规划师业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一定的评价与总结,旨在为未来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袁媛  徐维波  韦峰 《华中建筑》2012,(9):140-143
居住性历史街区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是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承栽市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生命体,其保护更新涉及诸多利益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应坚持原真性、积极性、多元性等原则,进行“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该文以郑州书院街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完善步行系统、鼓励混合使用、培育街区触媒点等规划策略对历史环境和社会功能进行保护与更新;同时完善政府公共职能、明晰产权关系、推动社区建筑、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层面,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以某村庄整治规划为例,阐述了其规划背景和现状及规划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指导思想,从用地布局、村民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及道路交通等方面探讨了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了规划后的基本效果及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空间模型这种三维设计工具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用,而不仅仅在成果表现阶段发挥作用.在一年级建筑初步课程设计中,空间模型的全面介入也应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建筑初步空间重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空间模型在建筑初步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的全面介入及其对教学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