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特色指的是一座城市的物化环境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空间个性特征,其规划任务是通过对城市特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以城市整体的物质空间美学个性作为规划导向,建构良好且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态和形体空间环境。本文阐述了城市空间特色的技术框架和研究范围,提出以魅力模型的方法构建城市空间特色的结构;以特色要素比较矩阵的方法,从不同尺度探求城市空间不可复制性的独特价值;以历史地图解析的技术挖掘与追溯隐含在历史文脉中的空间特色根植性;以多因子叠合的方法探寻现状城市空间特色要素;以特色资源分级评价技术精确划分特色要素等级;以管理单元导则的编制引导城市特色空间的建设控制。据此可明确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基础分析、特色评价、空间梳理、规划调控和导则编制途径,初步建立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工作方法,并可使之进一步拓展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城市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空间形态大数据在空间上具有静态、精细等特征,是研究城市静态规律的基本;手机信令大数据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性、个体定位的精准性,是研究城市动态规律的重要工具。广州上下九商业区,是中国传统商业中心区的代表。以广州上下九商业区为例,一方面,利用空间形态大数据,进行高度,强度,密度的静态空间刻画;另一方面,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从出行距离、时长、时段等多个视角,刻画上下九地区人群活动动态结构,以及动态时空出行行为关系,总结上下九人群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与外界的时空行为联系特征。综上所述,从动静两个维度,总结出上下九商业中心区空间的活动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传统城市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活力规律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
面对城市滨水空间出现的空间活力衰退等问题,如何唤醒城市滨水空间活力、重塑入水和谐互动,是城镇化转型中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议题.手机信令大数据因其样本规模庞大、时空粒度精细、动态轨迹直观的特性,为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研究提供新视角.以苏州金鸡湖为例,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获取到的人群时空动态分布信息,分析滨水空间人群活力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体检是识别诊断“城市病”的有效途径,数字技术为城市体检提供了方法基础,针对不同的区域对象需提出特色的诊断指标。本文以城市跨江城区为研究对象,跨江发展是滨江城市突破拓张城市规模的重要措施,由于江河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跨江城区易出现空间发展不协调、服务设施不匹配、城市活力不足等问综合问题,需要通过数字化体检评估加以应对。在南京浦口中心城区的实例研究中,基于多源大数据从交通便捷、风貌特色、城区活力等维度进行数字体检,发现其交通组织“潮汐交通”、风貌特色“屏风遮廊”、生活圈“跨域割裂”等问题,并从空间形态、设施布局、景观风貌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市民日常通勤、生活、游憩和交往等重要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城市中的街道空间也遇到了品质下降、步行适宜性降低、安全性不足和活力低下等诸多困境。因此,如何从人本的视角提升城市街道可步行性,引导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相关研究领域关心的重要论题。然而,以往的诸多关于城市街道的研究都侧重于将街道作为交通功能属性的城市空间,去研究和探索街道如何提高城市街坊可达性以及城市人流移动便捷性等。城市街道作为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功能,以及其人本尺度下的街道空间品质被大多数研究所忽视。因此,本文首先对前人研究及相关测度方法进行反思与分析,进而选取城市街道可步行性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选择南京市中心城区内的街道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城市空间三维形态数据、城市业态POI大数据和百度街景照片大数据,建立城市街道可步行性定量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并基于所建构的多源大数据库,综合城市街道可步行性测度指标体系,对南京市中心城区的街道可步行性中的通畅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定量的分析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南京中心城区街道可步行性在通畅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四个基本领域呈现出扇形圈层放射、中心多核连绵、外围点状分散等特征结构,并根据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相当多的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滨水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滨水区在城市中拥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与生态价值。在城市设计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往重点多放在静态景观空间上,而忽视了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动态考量,特别是忽略了人们随机漫游的视觉空间体验,尤其是在滨水游憩与湖面泛舟的人群,其视点由于具有随机动态性而难以捕捉,使得以其动态活动为基础的设计难以入手。本文以西湖为案例范本,针对西湖的核心问题,梳理城市眺望体系的相关国际规划理论和实践,系统提出"人-城-湖"三者互动的滨水望城的动态设计理论与技术,对其天际轮廓、动态游览路线、视觉感受、景观廊道、空间形态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中国式滨水景观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范本。  相似文献   
7.
杨俊宴  史宜  邓达荣 《规划师》2010,26(4):19-24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对城市社会的构建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其空间布局也受到社会、生态、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制约。基于空间功能分区方法,以南京浦口滨江新城为例,探讨多因子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途径,阐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提出根据综合生态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分类,将地域划分为各类型区,并依据用地适宜性分区进行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分区管制。在社会公平导向下,理性规划在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使用会受到公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手机大数据,通过对城市个体活动轨迹的识别,提取人们到访城市公园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探寻公园出行的时空差异性.同时,通过对网络开源数据的获取,将公园的城市区位、周边环境、业态布局、自身条件和交通可达性等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并构建一...  相似文献   
9.
电力廊道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 施,也是影响城市生态景观及开发建设的主 要因素之一,其根结在于电力系统与城市规划 的脱节导致的电力廊道布局的失控。本文以 城市形态的视角对电力廊道布局的影响因素 进行分析,并在深入剖析电力系统与城市规 划不同规划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以矢量栅格 模型为平台的协同工作机制,借以整合两个 学科的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对电力廊道的布局 进行评价与优化。该方法打破了两个学科的 壁垒,能更为科学合理地控制电力廊道的布 局,有助于提高布局的网络效率,并能在高效 利用城市廊道的同时强化城市形态特征,规 避对城市景观、生态及开发建设的影响。在 此基础上,以芜湖市为案例,对该方法的实际 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全力推进城市群建设,加快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从低城镇化率到高城镇化率,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国社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是,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空间粗放、服务效率低下等一系列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为解决城镇化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此,必须全面、正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