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翁佳 《建筑师》2018,(5):6-14
陆轶辰是Link Arc建筑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同时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求学于清华大学与耶鲁大学,又辗转过包括弗兰克·盖里(Frank O.Gehry)、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以及非常建筑在内的多个实验性建筑事务所。在时代浪潮下的求学与工作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工作方法和设计风格。通过实体模型的空间体验,他重塑地景。他通过建筑形式本身,与城市空间对话,并利用建筑或开放或封闭的姿态,进行着空间抵抗。从陆轶辰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图解时代愈发罕见的空间经验知识,或也可称其为"感应"。  相似文献   
2.
正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在公共性概念的延展之下看两者其实并不重合。其理论上与物理空间上的鸿沟形成了设计行动实践的张力。但无论如何,公共空间的主体间性,公共领域转型的时间性,很多时候都以一种参与的自主性方式驱使学科重新思考并定义其边界。正如18世纪巴洛克时期对权势的反叛、20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建筑美国本土化定位问题推动自主性的演化,空间实践者此时此刻也会演化出新的自主性与相应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3.
微宅     
“微宅”是关于可拼装集成化住宅的研究项目,其出发点是在2_4m见方的空间内设计微型“生活容器”。基于此,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十”字形的剖面原型,可以同时容纳人在室内的基本行为——坐、卧、立等,剖面本身即是行为在空间上的直接反应;内表面转折自然形成“床”、“椅”、”台”、“柜”等家具原型,满足人的基本居住需求:“微宅”单元模块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