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城市与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今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不能忽视对城市水系脉络的梳理和重构。一些经过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的城市,都经历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尤其是一些水系丰富的城市,在充分意识到传统水利治理的弊端后,将河流水系的治理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考量,营造城市与水相融合的生态水城市。德国、瑞士等国的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日本"多自然型河川"工程、荷兰"给河流以空间"战略项目以及新加坡"ABC水计划",均为国家层面的针对河流水系改造的战略项目,剖析与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重塑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与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台园林是汉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园林类型,但在近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失色和消失,仅有数座保存至今,而从风景园林视角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则刚起步。研究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梳理和复原,以汉台、天汉台等 7 个典型古台园林为例,整理出了汉中地区古台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营城塑景、理水活园和人文传承三个层面总结出古台园林营造的特征与智慧,丰富了古台园林这一传统园林的类型研究,为当地传统园林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涌现了一批河流再生项目,在推动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发挥着突出的效益。对中国2000—2020年的项目进行分析,聚焦于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在推动河流再生项目建设中的作用,针对复杂变量引入多重对应分析(MCA)模型,拓展城市河流再生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筛选中国52个河流再生项目,通过多重对应分析法,分析各因子的影响力和对应关系。结果通过时空格局关系、目标价值认知切入,揭示了以城市事件、雨洪管理、生态治理、景观提升4类驱动力为基准的河流再生项目发展趋势。为中国河流再生项目的规划设计实践和相关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西汾河谷地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自古以来就在这里引泉灌溉,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泉域水文系统并支撑着古城的发展,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城水空间关系,有待保护与传承。文章以文献研究法为核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从“流域-泉域-城市”三个尺度,对汾河谷地4组“城-水”单元进行了复原,从城乡水文结构整体性、自然-人工系统生态耦合性和泉域文化景观地域性三个层面,揭示出传统“城-水”空间关系内涵,为保障泉域传统城-水空间结构的可持续保护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钟誉嘉 《风景园林》2016,(1):106-117
正受到附近山脉及泰国最大的热带雨林"考艾"的启发,该项目的景观设计意在拉近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联系。设计并没有试图造一片虚假的自然雨林,相反,它将建筑解读为大树而景观则是大树下的绿化带。设计方案成功的利用不同光照条件打造出可持续的人工森林,鼓励居民更多了解并欣赏大自然。考艾林苑社区位于泰国最重要的国家雨林自然保护区——考艾国家公园的边线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