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5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超声降解法制得相对分子质量降低4倍左右的氯化聚丙烯。对比降解前后氯化聚丙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提出了客观判断可溶与不可溶溶剂的新标准,即超声降解后溶解度增加的溶剂为可溶溶剂,溶解度不变的溶剂为不可溶溶剂。依据溶解情况得到了氯化聚丙烯的Hansen三维溶度参数进而计算了氯化聚丙烯与28种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  相似文献   
2.
氢冷发电机运行中氧气湿度超标的危害性较大,在比较不同干燥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筛变温变压吸附再生工艺对氢气进行干燥。研究了在不同热边界条件下吸附床解吸后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自然对流情况比较,吸附床外部的绝热措施使解吸时床层温度提高78.6%左右,同时绝热解吸后吸附容量提高95%左右;但是绝热吸附床沿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最大温差可达120℃。在将吸附床外部设计为绝热情况下,需进一步采用强化传热措施使吸附床温度分布均匀,降低吸附床再生的能耗,使解吸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配酸过程为控制对象,采用易控组态软件、GX Simulator和MX Component软件构建虚拟硫酸配酸操作实验系统,给出了虚拟硫酸配酸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及其虚拟配酸操作的控制过程。在MX Component通信软件的支持下,易控组态软件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上位机和PLC仿真平台间的联系,实现硫酸配酸控制系统上位机控制界面与下位机PLC的同步控制和仿真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氯化聚丙烯(CPP)-涂料树脂在甲苯溶液中的粘度,发现体系的粘度主要是由CPP含量决定的。但是,因为不同体系(三元和四元体系)的涂料树脂与CPP相互作用情况不同,所以粘度变化与CPP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以石油树脂和醇酸树脂为例,对它和CPP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含氯量为30%的氯化聚丙烯的溶解及溶液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助剂,氯化聚丙烯实际上都是在溶液中使用的,因此讨论氯化聚丙烯在溶剂中的溶解及其溶液性质对氯化聚丙烯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并讨论了氯含量为30%的氯化聚丙烯的溶液性质。包括重复单元、溶解、溶度参数以及氯化聚丙烯在甲苯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硅胶为基体,聚烯丙基胺(PAA)为表面修饰剂,ECH为交联剂,制备了铜表面印迹材料IIP-PAA/SiO2。考察了印迹条件对印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为:n(Cu2+):n(N)为0.5,n(ECH):n(N)为0.6,印迹温度323K,时间3h,甲醇为反应介质。合成的IIP-PAA/SiO2材料对Cu(Ⅱ)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PAA/SiO2和NIP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印迹材料的铜吸附量达到0.631mmol·g-1,铜锌选择性系数为56.3,相对选择性系数为26.0。另外印迹材料具有再生吸附性能,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其吸附容量维持在90.2%以上。  相似文献   
7.
用于热能储存的高效吸附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把CaC l2填充到粗孔球形硅胶的骨架中,形成高效吸附储能复合材料,对其吸附和储能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吸附储能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增大溶液中CaC l2的浓度,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吸附平衡量;浸泡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较小;而当浸泡时间达到4 h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基本不变。这种吸附材料的储能密度高达1 170 kJ/kg,而且在90℃即可有效再生,是一种高效的热能储存材料。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国内外铜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膜分离、固相萃取等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铜离子印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作为分子印迹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金属离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PAA/SiO2材料对含铜废水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将聚烯丙基胺(PAA)接枝到硅胶表面,合成了聚烯丙基胺硅胶材料(PAA/SiO2),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PAA/SiO2材料的胺基含量为1.81mmol·g-1;溶液pH值对PAA/SiO2的铜吸附量影响显著,当溶液pH值为4时,材料的铜吸附量达到0.397 mmol·g-1;测定的Cu2+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升温有利吸附的进行;吸附动力学数据可用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描述,得到的吸附速率常数与溶液初始浓度有关;铜锌竞争吸附结果表明PAA/SiO2材料对Cu2+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对铜的选择性系数在2~4之间;另外,PAA/SiO2材料容易洗脱再生,5次吸附再生循环后,其铜吸附量维持在91.1%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发电机氢气干燥设备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各种干燥设备的除湿效果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在线吸附式氢气干燥器在除氧除湿方面的优势,指出现有干燥设备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并对氢气干燥设备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